贪与不贪
众所周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是投江自尽的。这似乎说明,“举世皆浊”、“众人皆醉”,个人想“独清”、“独醒”,不是件容易事。
前些时候,有媒体报道,广州有个城管队长受贿被审。法庭上,这个城管队长说,他受贿实出无奈,不敢不收。他所在的官场生态,如同是供着许多菩萨的庙。他这个城管队长,既不是庙里最大的菩萨,也不是庙里最小的小鬼。香客们到庙里来“进香”,肯定也不是只供他这一尊。别的“菩萨”都笑纳了,他不接受,岂不各色?如果他洁身自好,便可能小则孤立,大则受排挤、遭打击,为体系所不容,最终结果必然是淘汰出局。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到“独清”和“独醒”恐怕不容易。
还有一例,在过去的两年间,许昌市东城区拆迁领域六十余人,相继被检察机关批捕、起诉,加上潜逃的数人,几乎全军覆没。所有涉案人员犯罪金额都在数百万上千万元。这个案子的办案人员痛心地说,在一个体系之内,当每个人都放弃互相监督时,组团贪腐就势所必然。有不想贪污的吗?“有”。但是,“进了这个贪腐的圈子,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在‘圈中’就无法立足,结果必然是不想贪也得贪”。这就是现实。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还有谁能够守身如玉呢?
光绪年间,曾有过这样一件事。当时鸡蛋的时价,是一文钱能买三四个;而皇帝御膳房买来的鸡蛋,竟然要纹银三四十两一个。光绪皇帝“日必食鸡子四枚”,也就是说,光绪帝一顿饭仅吃鸡蛋即费银一百四十两上下。当然,这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光绪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一次,为了炫耀,光绪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举着鸡蛋问他的老师翁同龢:“此种贵物,师傅亦尝食否?”听到皇上这样发问,在场负责“政府采购”的那些官员,后背心的冷汗都冒出来了。如果翁老师说出了鸡蛋的实价,他们中饱私囊的事岂不就穿帮了?庆幸的是,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贪与不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