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沁园中学工作简报
(2010年第十八期)
主办:济源市沁园中学办公室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局长赠言】
新校要有新风貌,新校要定新起点,新校要有新贡献,新校要上新台阶。——教育局局长:杜战儒
【一周聚焦】
沁园中学演绎课改精彩乐章
走进沁园中学,这里的校园静悄悄。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教室里却热闹非凡,学生正利用课前时间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展示小组智慧的结晶,课堂上更是活跃有序,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在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老师俨然成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只是在旁边补充点拨,讲到精彩处,不时爆发出会心的掌声。这就是沁园中学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举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而呈现出的新景象。
集思广益,优化模式,谱写课改和谐序曲
今年5月份新任沁园中学校长薛兴明走马上任后思考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化解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谋求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为此,学校提出了“人人有才,人人成材”的办学理念,旨在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很大潜能,都能做好本职工作和搞好学习,希望每一个教师用课堂创新的办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一切教学行为都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改变教师的硬性灌输为学生的自主吸收,从学习方法上提高学生的素养,为每个学生成为栋梁之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尽快的找到一套适合本校课改发展需求、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学校先后组织30余名领导、教师到上海、山东等名校实地观摩课堂教学,积极参加各种课改观摩研讨会,汲取先进的课改经验。经过三个多月的酝酿、考察、论证,学校将原有的“一超四有效”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调整,出台了“先学后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在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可说、可演、可唱、可跳,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找到幸福,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学校通过方案解读、专项培训、方案研讨以及制定《“先学后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评价标准》、《沁园中学“三课”活动实施方案》、高效课堂“先教后学、先学后教、温故知新”三条铁律等一系列措施,使广大教师在思想上真正领会新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质,并利用在教室悬挂“自主探究、竞比展示、答疑解惑、巩固达标”教学环节具体要求版面、召开学生大会对学生进行舆论发动,让学生尽快接受并投入到高效课堂的学习中,享受高效课堂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机制引领,激发活力,唱响课改主旋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驾驭好课堂,首先要提高自己,学习先进经验,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展示的空间。”薛兴明校长经常强调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为了引导好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组织开展好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反馈好学习效果,学校以“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校本研修效果
”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教案、学案、巩固案三案一体教学法”, 作为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学校要求“三案”必须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批,以点拨、引导为主,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新知识,重难点问题让学生先去讨论、思考,规律让学生去寻找、总结,以让学生在自主、自觉的学习实践中,实现知识
济源沁园中学工作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