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程学前教育论文
一、概念界定
中职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简称,属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其中之一。它的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为主,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
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研究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发生的情况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它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学前教育课程有了较大改革和发展。随着课程之间更多地融合与交叉,课程内容融合许多国外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观念,使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更为系统,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课程内容在选择上仍缺乏合理性。课程内容难以做到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教材的选择上,甚至现在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还在沿用陈旧教材,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老化的,没能融入新的各种教育思想和理念,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速度有些脱节。
大多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都开设了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但这些课程要想让学生很好地融会贯通,需要学生一方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进行大量社会实践锻炼。中职教育学生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应该在课程的社会实践方面给予他们更多机会,让他们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在幼儿园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满足与专业自豪。但我们往往忽视这一点,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在学校进行集中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变成中职学校课堂上的情境设计,这样使他们没有机会真正面对幼儿,无法接触幼儿园实际,不利于日后职业生涯发展。
,忽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即当我们工作时,发现学校学的东西基本没什么用,而真正在幼儿园要用的,在学校基本没学。究竟原因就是学校的课程实施未考虑市场需求,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学生要全面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明确地朝自己的事业巅峰前进。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实施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是迷茫的、没有方向的。
三、问题解决策略
首先,课程内容设置要与时代同步。社会在发展,学前儿童教育随之发展,因此学校对作为未来学前教师的师范生的教育也要革新内容与时俱进。其次,灵活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幼师生教师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但有一些学科的内容有些重复或散碎甚至重复,可以在教学中对这类课程做适当调整———或整合或删减。这样既节省理论教学时间又将节省的时间用在能力培养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
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
中职学校课程学前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