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国内“互联网思维”一词,最早由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他在百度公司策划的一个以企业管理为主题的大型经验交流活动上,在与传统产业企业家、管理人员探讨未来企业发展问题时,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一词;并在随后的交流活动中说,未来的企业家要想管理好企业、实现企业在未来的创新发展,就必须有“互联网思维”,并解释说你所从事的事业、所做的事情可能与“互联网”无关,但是你管理企业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有“互联网”特点。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虽然这一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认可该词的行业、领域也越来越多,但关于“互联网思维”概念还是缺乏一个统一认识;目前,关于“互联网思维”概念认可比较多的是这样来定议互联网思维的;即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形成的,重新审视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是整个商业生态的思考方式。就“互联网思维”的内涵而言,首先互联网思维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和运作方式,其对传统社会生活中普遍联系准则进行了重新阐释,比如坚持更加开放透明的全局观、强调平等参与的民主观,以及要求直接反应的情境观等特征;其次,互联网思维及其应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领域,可以说其在深层次更多的是商业理念、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这也决定了互联网思维之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就本文所探讨的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其可能涉及课程设置、平台构建、资源整合及个性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其对改进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高校要注意审视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互联网思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之间的关系,力求将互联网思维更好应用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中。
培养学生平等、包容、开放的创业理念
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互联网思维更加强调用户体验、更加关注用户需求,始终坚持一种平等、包容、开放理念,可以说互联网思维欢迎每一客户,而每一位客户之间又是平等;每一位客户在互联网环境下都能平等的享受互联网服务、公平分享网络资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该充分借鉴这样一种“互联网思维”,以此来培养学生平等、包容、开放的创业理念。
培养学生的相互沟通、资源共享等意识
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共享是互联网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传统思维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更加关注自身产品的生产、销售,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更不用说之间资源、经验的共享;互联网思维则不同,其更加强调沟通和资源共同享,强调在沟能、资源共享中共同创造财富或者价值,从而实现彼此的“双赢”,是可借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强烈的创新、突破意识与精神
强调创新、突破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主要特征,实
互联网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