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牛场布依族乡发展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
牛场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经济的条件
牛场是典型的喀斯特深谷石山区和高原山区。全乡辖13个行政村,68个村民组,总人口12334人,耕地面积724公顷,其中水田417公顷,旱地307公顷。
牛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开发价值的植物资源比重较大,除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向日葵、烟叶、花生、辣椒、马铃署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外,还有近180个品种的蔬菜和200个种类的果树资源。森林资源以马桐、竹、柿、核桃、板粟、杨梅、桃、李、梨、花红等经济树种为主。在其他野生植物资源中,开发价值较大的银杏、杜仲、天麻、喜地、五倍子等中草约资源达200多个品种。动物资源以家畜、家禽为主;野生动物有兔、狐狸、松鼠、锦鸡、画眉、豪猪、蛇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铝、土、大理石、铁、硅、重晶石、水晶石、耐火粘土等,品种多,储量大,开采条件较好,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呈立体气体分布,境内有大林屡牛洞、黄牛洞、龙洞水库、牛角田水库、小冲沟水库,市北郊水厂80%水面位于乡境内。牛场小峡谷,姨妈寨峭壁,响水洞、蓬莱溶洞和青杆箐,云雾山万亩天然草场等自然景观,发展生态经济潜力大、价值高,是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的理想场所。
牛场乡境内沙涝河流途经瓦窑、大林、落刀、祁山、石龙、红锦、兴家田、牛场、大山、蓬莱、阿所十一个村,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发展观的影响,资源的严重破坏,域区水土流失不断扩大,绿色屏障衰退,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凸现。
80年代,由于当时煤炭开采发展突飞猛进,煤窑用木量加大,滥砍代乱伐现象时有发生,成熟林木被过量采伐,林木蓄积量减少,%。现有林地(含新开发的经济林地)中,%,伐木与造林毁林与还林关系严重失调,在野生动保护上,由于未引起重视,部分农户乱捕乱猎,动物种类数量已逐年减少。
自90年代以来,乡党委、政府为发展生态经济作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带动乡属各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扎实抓好退耕还林,加强森林管护,%,先后在境内建成了荼叶基地、经果林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二元杂交猪养殖基地等,坚持生态重建与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生产要素重组相结合,通过产业化,逐步实现生态重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展生态经济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牛场生态环境治理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做法
牛场由于受到区位条件的限制,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业发展受到限制,要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是牛场建设特色经济生态乡的必由之路。
牛场作为白云区的农业开发小区、金阳新区和北郊水库建设给牛场发展生态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绿色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将逐步发展为农业替代产业。近年来,牛场以沙涝河流域生态建设为主线,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发展生态经济,逐步构建生态经济基本框架,在产业上建立了生态农业的雏形生态经济体系。在区域上,合理规划和发展一批林业生态经济区、农牧综合生态经济区、绿色资源综合开发区、丘陵带复合生态经济区。其具体做法是:
1、以沙涝河域区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