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
授课老师:
制作时间: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客体
学习要求
1、掌握公众的概念和特征,能够正确划分公众类型。
2、根据不同目标公众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方案。
案例导入
雀巢奶粉含碘超标事件
请问:雀巢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
案例分析:消费者、政府行政部门、媒体
确定工作的优先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新闻媒介和工作技巧
更准确地接受有实效的信息
为什么要对公众进行分类?
第一节公众的概念与分类
王乐夫——公众是一个组织机构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他们对该组织机构的目标和发展具有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关系或影响力。
居延安——公众是任何因面临共同问题而形成并与组织的运行发展一定关系的社会群体。
公众是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1、公共关系的概念
第一节公众的概念与分类
人民群众受众受众
2、公众的含义
第一节公众的概念与分类
1)、公众是公共关系主体传播沟通的对象的总称。
2)、公众是相对特定组织而存在的。
3)、公众是因共同的利益、问题联结起来的。
4)、公众是客观存在的。
3、公众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公众的概念与分类
1)、广泛性和相关性
2)、公众是相对特定组织而存在的。
3)、公众是因共同的利益、问题联结起来的。
4)、公众是客观存在的。
4、公众的分类
第一节公众的概念与分类
1)、按照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2)、按照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分类
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
4、公众的分类
第一节公众的概念与分类
3)、按照公众对组织态度进行分类
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
4)、按照组织的内外对象分类
内部公众外部公众
4、公众的分类
第一节公众的概念与分类
5)、按照公众发展过程的阶段分类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6)、根据公众的稳定性程度进行分类
流散性公众临时性公众周期性公众
稳定性公众权力性公众
公共关系的客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