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安全基础知识
一、焊接安全用电
(一)焊接作业时的危险因素和触电原因
1、焊接作业的不安全因素
(1)焊接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根据触电环境不同,触电危险性分为3类:①普通环境②危险环境③特别危险环境
(2)焊接设备的危险因素
(3)发生触电的原因和触电形式
1)触电原因:
①更换焊条或操作中,身体某部位触及了焊钳带电部分,而身体或脚下对地或金属构件之间无绝缘防护造成触电。
②在接线、调节电流或移动焊机时,手或身体某部位触到接线、极板等带电体造成触电。
③利用轨道、管道等搭接作为焊接回路时,易造成触电等。
按照人体触电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分为:低压单相触电、低压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1、电流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的形式
电流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有3种形式: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2、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因素
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
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外部电压和人体电阻。
安全电压:将人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较小范围内,从而可保障人身安全的用电电压。
(三)预防安全事故的安全措施
焊接电源的安全措施(焊机保护性接地或接零;自动断电保护)
焊接工具的安全要求
焊接电缆的安全要求
焊接安全操作
(四)触电急救
作业人员一旦发生触电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帮助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根据伤害程度进行急救,一般是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二、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1、燃烧
燃烧:一种同时放热和发光的强烈氧化反应,它具备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3个特征。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
燃烧的类型:闪燃、自燃和着火。
防止燃烧的基本原则:防止燃烧的三要素同时存在和相互影响。
常用的灭火方法有:隔离法、冷却法和窒息法。
2、爆炸
影响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混合物的原始温度、压力、介质及着火源等。
防爆基本原则:防止同时具备爆炸的3个条件。
三、特殊作业环境的焊接安全技术
所谓特殊环境,指在一般工业企业正规厂房以外的地方,例如高空、野外、水下、容器内部进行的焊接等。在这些地方焊接时,除遵守一般焊接安全技术外,还要遵守一些特殊的规定。
(一)容器内的焊接
1、在容器内进行气焊时,点燃和熄灭焊炬的操作,应在容器外部进行,以防止可燃气体聚集在容器内发生爆炸。
2、在容器焊接时,内部尺寸不应过小。外部必须设人监护,或两人轮换工作。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照明电压因采用12V。禁止在已进行涂装或喷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严禁用氧气代替压缩空气在容器内进行吹风。
3、在容器内进行氩弧焊时,焊工应戴专用面罩,以减少臭氧及粉尘危害,不应在容器内进行碳弧气刨。
4、若在已使用过的容器或贮罐内部进行焊接时,必须将原来内部残余的介质、痕迹进行仔细清理。若该介质是易燃、易爆物质,还必须进行严格化学清理并经检验确实无危险后,才能进行焊接。
5、应打开被焊容器的人孔、手孔、清扫孔等,方可进入容器内进行焊接。
6、在容器内焊接时,焊工要特别注意加强个人防护,穿好工作服、绝缘鞋、戴好皮手套,有可能最好垫上绝缘垫。焊接电缆、焊钳的绝缘必须完好。
(二)高空作业焊接
1、高空作业时,焊工应系好安全带,地面应有人
焊接课件——焊接安全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