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目: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
【实验分工】
1、实验成员:余淞发、赖泽昊、陈海茵、张飞燕
2、成员分工:探究思路──全体成员
搜集资料──张飞燕
撰写方案──陈海茵
准备物品──赖泽昊
情况汇报──余淞发
【选题背景】
1、选题原因
本探究课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里的一个家庭小实验,其制作原理与碱的腐蚀性有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书签,不仅能加深同学们对氢氧化钠这种强碱的性质的认识,也能培养学生们动手实践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家庭实验最大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操作简单易行。实验的成功,还需要有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课本中所介绍的实验方法为碱煮法,利用碱的腐蚀性除去叶肉留下叶脉。采用的碱液为氢氧化钠,当叶片煮至黄色时取出水洗净,刷去叶肉晾干后压平即可。
本实验在课本内容基础上探究不同种类树叶、不同种类碱液、不同碱液浓度、不同染色剂对叶脉书签的影响,同时记录制作过程树叶变化,从而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及方法。
2、选题意义
①加强学生对碱腐蚀性的理解;
②通过对家庭实验步骤的强化,增强了学生的实验规范意识;
③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内容交叉,提升学生对知识综合利用的能力;
④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化学学科趣味性;
⑤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叶脉书签的影响,学会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素养。
3、选题简介
叶脉书签,即除去叶片表皮和叶肉组织,只由叶脉做成。书签上可以看到中间一条较粗壮的叶脉称主脉,在主脉上分出许多较小的分支称侧脉;侧脉上又分出更细小的分支称细脉。这样一分再分,最后把整个叶脉系统联成网状结构。把这种网状叶脉染成各种颜色,系上丝带,即成漂亮的叶脉书签了。
【提出问题】
叶片的选择
所选的用作书签的叶子要符合两大要求:
①叶脉为网状脉。横向脉如银杏树叶、针形叶如松针均不可取。
②叶脉清晰、完整,这样才能确保叶脉不会与叶肉一起被腐蚀烂,也减少去除叶肉时叶脉被刷断的发生率。
加热时间和碱液浓度
加热时间太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办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
由于叶片的选择、加热时间和碱液浓度是书签制作的关键因素,故我们小组选择不同的叶片在不同的实验时间、碱液浓度下进行探究,以寻求最佳原料以及实验条件。
【实验原理】
1、叶片构造
叶片外表包围一层表皮细胞,它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表皮里面是叶肉组织;贯穿在叶肉间的是叶脉。
叶肉
叶脉
2、碱解法制作叶脉书签
不少植物的叶、叶脉由坚挺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周围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碱会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而碱能与脂质反应,将脂质带走,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从而使叶肉容易被刷去。而叶脉非常坚挺,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保留网状脉,再利用染色剂将叶脉染色,制成叶脉书签。
【仪器与试剂】
1、仪器:250mL烧杯、电炉、石棉网、电子天平、玻璃棒、镊子、旧牙刷、塑料袋、旧书、颜料刷
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