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宏观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 5 章。第 1 章介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知识,理解为什
么要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第 2
章介绍消费、储蓄投资的知识。第 3 章介绍经济增长, 分析波动周期, 讨
论中国以及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工资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探讨经济
增长波动周期的内因与外因。第 4 章介绍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 讨论合
理的国防开支、合理的环境保护支出计算方法, 给出税收总额占 GNP 合
理比重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第 5 章介绍货币政策设计以及经济系统
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货币政策以及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给出银行合理利
息率的计算方法。本书每一章后面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与参考答
案,可供读者练习。
本书最主要的特点是利用中国的实际数据来探讨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采用了因果关系图来描述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
关系,使得读者能够清楚地识别哪些是政策变量, 哪些是目标变量。书中
的内容达到中级数量经济学知识的水平, 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在
实践岗位工作的人能够理解这些知识,本书尽量少采用高等数学知识, 而
且对这些少量的高等数学求导数知识也采用初等数学的方法来讲授。另
外,书中以经济学应用等方式给出了大量实际应用例子, 使读者可以从数
量上来掌握宏观经济系统的运动规律以及对我们自己生活的影响。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或者还没有接触过宏
观经济学的研究生的《宏观经济学》教材, 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非经济管
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课教材, 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
( MBA ) 研究生《管理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部分的教材。对广大实际工作
中的各级决策人员来讲,本书可用作参考书。
作者简历
男,1947 年 6 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64 年进清华
大学自动控制系读本科。1978 年进清华大学自动化
张系读研究生。现在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
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著作、教
材十几部, 撰写了其中的约 400 多万字。在国内外核
金心期刊如《Economic Modelling》、《系统科学与数学》、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学报》、《自动化学
报》、《控制与决策》、《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
水物发表论文 30 多篇。主要从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
学、数理经济学、经济控制论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
活动。
张女,1978 年 12 月出生于北京市。1996 年进北京科技
大学管理学院读本科。2000 年 7 月大学毕业。现在
为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下属单位职员。在国内核心期刊
研
如《冶金管理》等发表论文若干篇。
前言
应用宏观经济学
在上一个世纪(1901 年—2000 年) , 校园里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
不怕”。这里的“数”指的是数学“, 理”指的是物
理学“, 化”指的是化学。物理学与化学告诉我
们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数学是理解物理学与化
学的工具。
在本世纪初( 2001 年—) , 上面这句话
应该改为“: 学好数理话, 走遍天下都不怕”。这
里的“数”仍然指的是数学。这里的“理”不仅仅
指的是物理学以及化学, 而且还应该包括“微
观、宏观经济学原理”这一门课程的知识。物理
学以及化学告诉我们自然界事物运动的原理与
规律, 而“微观、宏观经济学原理”这一门课程告
诉我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原理与规律。这里
的“话”指的是中国话、外国话、计算机语言也就
是学会与计算机对话。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
代, 如果一个人较好地掌握以上“数理话”的知
识, 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 都能够应付
自如。
目前, 所有学校里的学生都要学习物理
与化学知识。大家都知道, 我们国家要走向富强必须掌握好自
然科学知识。然而, 仅仅掌握好自然科学知识是不是就足够了
呢? 回答是否定的。掌握好自然科学知识仅仅是国家走向富强
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除了掌握好自然科学知识之外,
我们还必须掌握好“微观、宏观经济学原理”这一门知识。那么,
所有学校里的学生是不是都要学习“微观、宏观经济学原理”这
一门课程呢?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里
面, 而且还生活在经济活动的环境里面。我们必须去理解人类
的经济活动规律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的读者或许认
为, 学习一些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或许是必要
《应用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教材-高等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