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攻击行为】
一、攻击行为: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
:亲社会攻击行为,被认可的攻击行为,反社会攻击行为。
※三、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挫折,挑衅,诱因(厌恶性刺激诱因;奖励性诱因;示范性)
(温度与攻击行为,家庭冲突与暴力,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游戏
(控制性,归因方式,性格类型,敌意性偏向)
四、“挫折-攻击假说”
l 在攻击对象或者其他人没有报复的情况下,攻击行为可能一直继续下去。挫折带来的消极情感激发攻击行为。
【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不带私利,行为结果和动机都利他。自觉自愿,不图回报。
:带有个人目的的和利益倾向,比利他行为的外延更大。
二、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理论阐释。
习得论(后天环境中学习形成),本能论(遗传决定),社会交换理论(趋利避害)
※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旁观者效应,榜样的示范作用,情境的模糊性,相似性。
:认知因素,个体心理状态(为了减轻内疚感或者提升自我形象,消极心境与助人,好心情-好行为)
: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对事情有影响力;有适合于情景需要的特殊能力;同情、理解他人,有责任感。
【社会影响】
※一、从众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从众主要处于群体规范性压力。要与该群体交往,个体在群体中所处地位相对比较低。
(一个人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就不可能去从众)
(差异很小)



(一致性越高,群体凝聚力越大,从众压力也越大)

:人们更容易对困难的任务表现出从众行为。

,从众减弱(承诺行为)
,表现出更少的从众

二、实验: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克拉奇菲尔德技术(被试面对控制板上四个灯),谢里夫的规范自主运动实验
(判断光点移动)
三、从众的理论/原因。
1. 个性理论:具有较少的自我力量,较少忍耐自己冲动的能力,不愿意接受责任和委托,较少自省,较少创造性。
2. 群体理论: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与影响力。
四、为什么会服从?
(1)规范性社会压力
(2)信息性压力(模糊情景)
(3)遵守了错误的规范(“服从权威”)
(4)自我辩白(登门槛效应)
(5)责任转移
【群体与个体】
一、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
: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
: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短暂性狂热行为。
:群体中的人们被淹没在群体中,丧失了个性感和个人身份。
二、影响合作的因素:回报,个人的合作定位,沟通。

【人际关系与吸引】
※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距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