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doc《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教育论文资料库
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任何国家如果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己高水准发展,是难以实现的。作为重要的商业语言,会计在经贸往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写硕士论文推进会计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无疑会减少或消除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上的障碍。但是会计的国际化却并没有“亦步亦趋”,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会计国际化的“制度变迁成本”。
一、解读:会计国际化的制度变迁成本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
首先,它包括变迁主体为发起变迁所耗费的各种支出。任何一项新准则的制定和颁布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和修订,任何一项新准则的推行都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和资格认证考试,单此一项,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项巨大开支。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200多万会计人员的国家来说,这种费用会更高。其次,它还包括制度变迁引起的各种相关成本以及制度变迁本身的机会成本。例如,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存量会限制其理解和使用新准则的能力,从而间接增加变迁成本。
此外,会计准则作为生产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规范,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会计准则的变更有可能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抵制而增大成本,从而引发各种间接成本。并且,采纳新准则,必然要在反复协调下进行,现有制度的一些比较优势则可能必须放弃,这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制度变迁的幅度越大,那么相应的变迁成本就越高。各国在进行会计改革、向国际会计准则“变迁”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变迁成本,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便是通过国家的力量对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施加影响,从而缩小制度变迁的幅度。
二、透视:会计标准国际化是一场利益之争
制度变迁成本的背后,必然存在利益的驱动。会计标准国际化最主要的目的是消除全球范围内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的障碍。20世纪9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特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已成为现实。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迫切呼唤“一门统一的商业语言”,以减少流动中的障碍,降低资本流动的成本。
然而,究竟采用谁的标准却并不那么简单,采用不同的会计标准,能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比如,1993 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发现公司按照德国会计标准编制的财务报表显示是盈利的,而按照美国会计标准编制则是亏损的。显然,如果不调整两者之间的差异,则很有可能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势必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
推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减少各国会计标准之间的差异,可以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降低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融资的交易成本。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会给国际资本流动带来好处,因此,各发达国家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会计标准国际化。而近年来,为了维护其利益,美国固守其“先进的”会计标准的态度也开始转变,逐步开始接受国际会计准则。
但是这种接受不是无条件的,为了能在会计标准国际化过程中取得主动权,保护自身的最大利益,美国“充分”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领先地位,采取种种措施以保证国际会计准则符合美国的利益。
可见,会计标准国际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其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驱动,其实质是各国的
《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