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2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
第二节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
第四节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3
道德的定义:通常是那些用来辨别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不同的组织道德的标准可能不一样。
组织的道德标准要与社会的导的道德标准兼容。
第一节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
4
道德与责任:永恒的困境
一、道德缺乏:普遍现象—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腐败、信用缺乏
二、道德困境
1、产生原因:
信息问题“买的不如卖的精”、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
人性问题:理性有限、利益驱动、利己投机现象
利益关系人(坑害对象)股东、经理、员工、顾客、供应商、社会公众
2、改进的压力:竞争、消费者团体、政府、社会公众
5
第一节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
一、四种道德观
1. 功利观
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2. 权利观
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3. 公平观
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
4. 综合观
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综合入商业伦理中
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因素
6
二、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不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组织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人。
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具有自律的特征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7
一、道德发展阶段:
三个层次六个阶段,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判断越来越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
第二节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8
道德发展阶段
层次
阶段
前惯例层次
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
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益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
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只在符合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
惯例层次
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
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
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原则层次
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伦理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
尊重他人的权利,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权利
遵守自己的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9
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
人们一步一步地依次通过这些阶段,而不能跨越
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
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4阶段上
10
二、个人特征
自我强度:信念强度。一个人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越大
控制中心:内在和外在
三、结构变量:规章、职务说明书、绩效标准等
周三多管理学电子教案-chapter0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