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凄美句句悲情
—引领学生品读赏析《钗头凤》
(湖南省常德师范学校曾琳 415000)
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品读鉴赏我国古代诗词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任务,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修养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对我国古代诗词产生兴趣,笔者尝试过多种方法,从实践的效果来说,以读促品,以品促读,教师示范引读,学生有感而读,不失为一种高效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品读赏析宋词
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美丽瑰宝,引导学生大量积累词,学会赏析词,是语文教师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词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获得情感的体验,产生心灵的共鸣。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词的教学,在此以陆游的词《钗头凤》为例,谈谈怎样和学生品读赏析词。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教师激情导入。
八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伟大的南宋诗人和词人陆游在浙江绍兴沈园的墙上无比感伤地题下了一首词《钗头凤》。这首词是他的爱情绝唱,他和表妹唐琬的爱情故事被后世所传诵,感染者着许许多多的痴情男女。又是一个早长莺飞,春意盎然的季节,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多情的春天中,我们一起走进这首经典名篇,走进这些鲜活的文字,带着澎湃的情感地品读词,赏析词,品味作者那份强烈的感情,感受词的美
。在此让我们共同品读赏析陆游的《钗头凤》。
词的学习可以采用以读促品,以品促读的方法,因为读能更好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只有理解了作品才能更好读出作品的感情,读出作品的韵味。
教学设计的第二步,读之前做点铺垫。
让学生欣赏一组沈园的风景图片,特别是刻在沈园墙上陆游的词《钗头凤》与前妻唐琬和他的词《钗头凤》,目的是把学生带进那个美丽的沈园,从视觉上产生共鸣。接着介绍词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词的。据史料记载,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婚后二人弹琴吟诗,非常恩爱。但陆游母亲却对此不悦,就以误了儿子功名前程,成婚后无子,生辰八字不合等理由,强烈要求儿子休妻。陆游虽万般不舍,但迫于母亲的压力,只好休妻。后唐琬另嫁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一王氏女子,虽离婚,但二人彼此都深深想念着对方。几年后的一个春天,他们又在沈园偶然相逢,陆游满怀愁怨地在沈园墙上题了这首《钗头凤》,表达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相传,唐琬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而死去了。背景的介绍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这首词时能结合词人的相关身世去品味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的第三步,教师配乐范读,引领学生的朗读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读好这首词,教师自己示范读,并配上了旋律凄婉的洞箫乐曲《平湖秋月》,用有穿透力的声音,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征服学生,学生被教师的朗读所感染,激起了他们的朗读欲望。教师趁势让学生对照注解,边读边疏通词意。教师又可尝试让学生试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其他学生试着简单点评。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初步懂得读作品时可恰当运
用语速快慢,语调轻重,声音长短去读出作者的感情,教师此时可通过师生双边对话,让学生表达出读词的感受,学生可能会回答读出了词人的愁怨和痛苦,读出了词人的无奈,甚
字字凄美 句句悲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