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速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健全公共文体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特色文化品牌,壮大文体人才队伍,全面繁荣文体事业,大力发展文体产业,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的文化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风格。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文化整体实力、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拥有国内知名的文化品牌,功能完备的文体设施,出类拔萃的文化人才,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活跃的文体事业。文化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明显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及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的跨越。
--文化内涵有效提升。着力开发和利用地方优势文化资源,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扩大“孙武故里”、“吕剧之乡”文化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
--设施建设全面改善。高标准规划建设文化传媒大厦,配套县城会展中心、体育馆内部设施设备,县级文化馆舍进一步健全,乡村两级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特色。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广播电视、群众文化、文学艺术、精品生产等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文化活动形成联动互动体系,群众性文化活动整体水平普遍提高。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农民健身工程全面完成,乡村两级文化广场建设和设施配套水平有效提高,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专业队伍素质提升。文体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人员结构更趋合理,年轻化、专业化程序得到有效提高。
三、工作重点
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保障能力
积极实施骨干文体设施带动战略,重点发展孙子文化旅游区等一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建成文化传媒大厦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建筑,完善会展中心、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吕剧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乡村文化环境,打造出以县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乡镇、社区和村级文化设施为基础的文化设施网络,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1、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探索整合有线电视资源,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推动有线电视产业升级和数字化电视普及。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到2015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2、进一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县级支中心和乡村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推广扩大规范化站点覆盖面,年,45%的村成为规范化站点,到2015年,规范化站点实现全覆盖。
3、加快实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年,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社区有文化中心的基本目标。到2015年,乡镇综合文化
县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