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忠诚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
秦晓慧:我国传统忠诚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
我国传统忠诚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
秦晓慧
(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忠诚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发展生生不息,它是孔子非常重视的一个伦理范畴,也
,对君臣之间及朋友之间的"忠诚"
关系进行阐述,从而引伸出立人之本,交友之道,为政之基等方面的现代诠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供借鉴.
关键词:孔子;忠;信;现代价值
DOI:.1672—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342(2010)0l一0079—05
一
,问题的提出
几千年来,忠诚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
与发展生生不息,人们对忠诚文化的研究也始终
"忠君"而被人斥之为"糟粕".但是,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可能凭空进行,它必
须依托于先祖留下的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否则,
这种文化必然是空中楼阁,,研究
我国传统忠诚文化,对于调节人与社会,人与国
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社会
稳定,推进社会进步,
新的形势下,探索我国忠诚文化的内涵,解析传统
忠诚文化的现代价值,把中国传统忠诚文化与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忠诚文化的产生和内涵
何谓"忠"?忠,即忠诚,尽心竭力.《说文解
字》日:"".…
忠,最早见于《左传》.桓公六年(公元前706
年),季梁劝随君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
,忠也;祝史正辞,信也."l2即所谓
道,就是要忠于百姓而取信于鬼神,在上的人想到
利民就是"忠",统治者要以为民,利民为忠,即国
君忠于职守,,忠最初的
意思并非是"忠君",而是要统治者对人民的忠
诚,这属于政治伦理范畴.
在中华典籍《论语》中,"忠"共出现18次,|3
分布十六章,是孔子非常重视的一个伦理范畴.
如"臣事君以忠",_4J''为人谋而不忠乎?"5J''言
忠信"l6等等,内容涉及从政,处世,事君,修养等
问题,可见,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忠"的含义,将忠
从政治伦理范畴扩大到社会伦理范畴,将个人和
国家,
点对孑L子的"忠"加以分类论述.
(一)君臣之间的"忠诚"
君臣的"忠诚",属于政治伦理范畴,孔子认
为君臣之间的"忠诚"是相互的,是双方共同的责
任,不仅有臣对君的"忠",而孔子强调更多的是
君对臣的"忠".
"忠诚"
孔子论述仅有一章,定公文:"君使臣,臣事
君,如之何?"孔子对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
忠."l4君主如何使用臣子,而臣子又是如何侍奉
君主的呢,孔子认为,君主只有依礼来使用臣子,
臣子,那么臣子也没有必要去忠心服侍君主.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即用最合
于仁义的内容和方式对待君主,如果行不通,就辞
职不干,因此出现了"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
三日不朝,孑L子行."和则留,不和则去,这里的
收稿日期:2009—01—12
作者简介:秦晓慧(1978一)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
79
第9卷第1期
2010年3月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0】.
忠君没有后世儒生在皇权之下表现出来的愚忠和
,孟子进一步发挥说:"君之视臣如手
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
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_9J
(《孟子?娄离下》)国君将臣子视之泥土草芥,臣
,
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重视自己的人格,也要求国
君尊重自己的人格.
"忠"
季康子问日:"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
日:"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则劝."_1.":"居之无倦,行之以
忠."_】这两章的"忠"
康子问如何让人民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呢?孔子
的回答是君主首先要对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君
主首先孝顺父母,慈爱幼小,那人民也就对君主尽
,要勤勤
恳恳,执行政令忠心耿
我国传统忠诚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