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共 10 页
工程名称
厦门(新)站片区集美区村镇发展项目圣果院商业中心工程
施工单位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交底提要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地质水文概况
1、本工程的地下水类型以潜水为主,局部具为微承压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下渗和相邻水层的侧向渗透补给,并总体由台地向坳谷和由北向南渗流、排泄。雨季中,~,~(~)。此外,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预计本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约2~3m。
2、地质土的参数基本情况:
素填土,渗透系数为2×10-4,透水性好,受季节影响大;
耕植土,渗透系数为5×10-4,透水性好,受季节影响大;
淤泥质土,渗透系数为1×10-5,弱透水层,富水性差;
粉质粘土,渗透系数为4×10-5,弱透水层,富水性差;
中砂,渗透系数为1×10-2,透水性较强,富水性一般;
粉质粘土,渗透系数为3×10-5,弱透水层,富水性差;
残积砂质粘性土,渗透系数为5×10-5,弱透水层,富水性差;
全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为1×10-4,弱透水层,富水性差;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为5×10-4,导水性和富水性差;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为1×10-3,导水性和富水性差;
微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为1×10-5,导水性和富水性差。
二、降水方案选择
现场的降水方案采用明沟排水与深井井点降水两种方案结合的方式进行场地的降水施工。
1、由于本场地受降雨的影响比较明显,地表水较多,场地较密实,土层具有一定胶结度或粘稠度,其渗透性低,渗流量较少。基坑边坡为缓坡并采取堵截隔水的护坡措施,建筑场地宽敞,邻近建筑物少,基坑开挖面积大。因此,拟在基坑四周布置明沟与集水井结合,其在大面积开挖约2米后施工。
2、本工程的地下水位比较低,基础施工时需对其水位进行降低。现在场地地下的土质均为弱透水层,主要为残积砂质粘性土或全风化花岗岩,局部地方存在流砂。根据现场钻洞勘察,场地的地下水渗透较大,又场地面积大,同时为了考虑经济效益,拟采用深井井点降水,其在土方开挖前布置并进行降水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机械
(1)钻机 15KW 2台
(2)泥浆泵 22KW 3台 1台备用
(3)排污泵 3台
(4)深潜水泵 3KW 22台扬程40m
2、井管
(1)滤管:Φ110mmPVC管,,在管壁上钻Φ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联结。
(2)井点管:Φ110mmPVC管。
(3)井内水管:DN32的PVC管
(4)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5)总管:Φ63mmPVC管
3、填充材料
碎石,用于填充井点管的,其粒径控制在2-5mm
4、电缆线
总箱主电缆线3×95+2×50
分箱支电缆线3×16+2×6
四、施工流程
1、降水施工总体流程图
2、井点管施工工艺程序
五、明沟排水措施
1、沿基坑支护桩的四周(基础轮廓线以外,)设置排水沟,在基坑四角及每个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分别设集水井,共布置8口集水井,现场施工时,可根据场地的出水量进行增减。
2、明沟排水布置节点图
3、明沟采用砖砌120宽,内侧抹灰,沟槽高250mm,宽300mm,%,亦可不进行找坡,但需保证其沟底的平整度。沟底比底板底标高低250mm,。其做法示意图如下:
4、集水井采用砖砌120宽,内侧抹灰,集水井尺寸为1米×1米×1米,集水井的位置主要布置与基坑四角及中间出,%的坡度向集水井汇集,然后经过污水泵抽送至泄水孔或基坑顶的排水沟。
六、深井井点降水设计与施工
1、设计参数
地面标高: 基坑底标高: 地下水标高:
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不透水层面标高-
采用-级降水井降水,,
,
降水井直径200mm,
基坑形状为矩形基坑,位置在基坑远离边界,基坑长度:,
基坑宽度:,基坑周长:,基坑面积:
渗透系数k:,降低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距离:
地下水降落坡度I:,降水井至群井中心的水平距离: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交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