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选手号医生护士科室得分
项
目
分
值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
分
备
注
A
B
C
D
操作
前准备
5
,服饰整洁。
、敏捷。
3
2
2
1
2
0
0
0
操
作
流
程
5
一、安全与舒适:脱离危险环境,认真查对,病人体位舒适、安全。
5
4
3
2
10
二、判断病人意识,确认心跳停止,立即呼救,下口头医嘱。
:呼叫病人,轻拍病人肩部。(5秒)
(10秒)
3.“颈动脉无波动!”,确认病人心跳停止,立即呼救:“快来人呀!准备抢救!”(2秒)
:拿除颤仪,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3秒)
2
3
2
3
1
2
1
2
0
1
0
1
0
0
0
0
5
三、准备胸外按压。(5秒)
(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
、腰带。
3
2
2
1
1
0
0
0
20
四、立即胸外按压30次。(18秒)
,抢救者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下1/3,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1岁双手环保法或双指按压法,1~8岁单掌按压法或双掌按压法)。
,双轴关节伸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与放松比例1:1。.
~1/-2cm,幼儿2-3 cm,年长儿3-4 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20
五、清理口、鼻腔,开放气道,(10秒)人工呼吸2次(10秒)后,立即胸外按压。
,将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取下假牙。
(仰头抬颏法),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
仰头抬颏法要点:一手的小鱼际(手掌外侧缘)部位置于患者的前额,另一手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
口对口呼吸要点:(1)<1岁的婴儿,抢救者位于患儿一侧,手置于颈后,使头后仰,抢救者以口覆盖患儿口鼻形成封闭,深吸一口气,用力“吹气球样”吹气,吹气时间1—,吹气量500—600ml(6~7ml/kg) 用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抬起
5
5
7
4
4
5
3
3
3
2
2
1
(2)1-8岁小儿,垫纱布在口上,抢救者以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绕病人口部形成封闭腔,用力“吹气球样”吹气,吹气时间1—,吹气量500—600ml(6~7ml/kg),用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抬起,停止吹气,放开鼻孔,使其排出肺内气体,再给第二次吹气。
,注意观察胸廓复原情况,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3
2
1
0
5
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共进行5个循环。(余下的四个循环约在2分钟
2011年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