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Google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总监”的光环,周杰选择了创业。而他创办的企业不仅复制了Google广告系统的技术DNA,而且在互联网效果广告方面比Google做得更为彻底。
周杰:做Google不敢做的事
本报记者陈翔
能做Google也不敢做的事的确有些不敢想象,不过,互联网的魅力恰恰在于推陈出新。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Google在互联网策略的选择上同样有自己难以触动的核心利益,因此不少有前途的新业务也因此搁浅。那么,谁能将这些新业务进行到底?
周杰,2002年耶鲁大学毕业后加入Google,成为广告平台研发团队最早的成员。27岁,他升任总监领导开发了Google网上防欺诈系统,支持包括广告平台、电子支付在内的所有Google商业产品。
李开复,Google大中华区业务的奠基者。2006年,正是他的邀约改变了周杰的职业生涯轨迹。周杰从美国千里赴京,担任Google中国技术总监,先后开发了谷歌地图、谷歌生活、Linux桌面搜索等系列产品。2008年,周杰选择了创业,这家他创业的浪淘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做的正是Google不敢做的事。
Google的风险
作为占据美国互联网广告市场40%份额的领导者,Google每年都从广告系统获得上百亿美元的收入;作为点击付费效果广告雏形的创立者,Google历来都是互联网广告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者。难道它也有不敢做的事?
2002年,Google竞价排名点击付费的模式创立了互联网效果广告的先河。随着互联网企业的竞相模仿,为点击付费的业务模式在广受追捧的同时也引起了客户的争议:点击欺诈不可避免。据悉,Google也曾随后推出了更为精准的来电付费业务模式,即通过消费者给企业客户电话的数量进行付费。但是它触动了点击付费的核心业务模式,要知道,当时的广告系统已经为Google带来近百亿美元的收入,为了新业务模式铤而走险?Google选择了暂时放弃。
但是,互联网效果广告的发展却没有因此停滞。去年,美国互联网广告市场中效果广告已经以57%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品牌广告。如何达到最好的广告效果,一直是互联网广告技术追求的一大目标。一部分新兴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尝试更为彻底的来电付费模式,但是最终不了了之。互联网广告效果彻底化之路为何如此曲折?
将广告精准命中率的风险从客户转嫁到自己身上,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一般新兴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另一方面,大型互联网企业点击付费的广告模式带来的丰厚收入,又使之裹足不前……
离开Google
“我一直有创业的想法。”直到受李开复之邀回到中国,周杰经过2年时间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后,创业冲动也随即付诸行动。
在他看来,互联网只占到整体广告投入的10%,但是主流消费人群关注互联网的时间却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未来互联网广告整体份额将持续增长。互联网广告市场又分为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两大类别,“效果广告将在未来几年将占到90%的市场份额,而且利用互联网这一互动平台,更为彻底的效果广告将是互联网广告的发展趋势。”尽管中国互联网营销环境还远未达到如此成熟阶段,但他创立的浪淘金公司正处于效果广告的井喷初期,这一切都让他兴奋不已。
那么,什么是更为彻底的效果广告?为什么来电付费比点击付费在效果上更为彻底?这涉及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四大阶段:注意(Attent
周杰采访文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