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非梦,花似花
生活的迷茫,现实的无奈,当游离于一种无固定的状态时,总有不真实之感袭上心头,难道只是一场梦吗?或许,当花似花时,梦亦非是梦。文章若是多注意一下情节安排,将会更好。问好,写文愉快!
我的心该落往何处,是梦还是现实?
——题记
高考的失利让海清与于丹相隔千里,海清以几分之差无缘于与于丹梦寐的学校,而于丹如自己所愿。自海清进入大学后,最初以饱满的热情的投入到了学期之中,但后来发现,大学和中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基地。大学若算是一个小社会的话,那么中学充其量只能算是小社会里面的一个小小圈子,是那种纯洁而无心计的圈子。往小了的说:大学是个城市,而中学只能算个小山村。在中学只要你成绩好,就会有一大批的跟随着,也是老师的受宠对象。可谓要风得风。然而在大学,成绩归成绩,成绩再好也是那么回事,人家只会在班上看上你一眼,走出教室大门就没人认得你。在中学你成绩出色,学校很多老师都会认识你,在大学有这么回事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反而会遭到讽刺。
在大一的时候,海清除了找建树聊聊天外,其余时间不是在电话里和于丹你侬我侬外就是扑在书本上,一个学期下来既然还有不认识他的同学。建树是个开朗的人,来到学校不久就和同学打成了一片,开始学着一起逃课,一起上网冲浪,生活过得风风火火,成绩也依然趋于上游。在学校同学都称其为“穆哥”,在大二上学期,建树加入了学生会,很少有时间和海清来往,周末不是这个活动就是那个活动,平时就更忙了。用他的话来讲:人要是能分身,自己的分身绝对遍布学校每个角落。而海清依然是整日地泡在图书馆里,如今不再像大一那样,整日地和于丹电话解闷,彼此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慢慢地海清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若这样下去,最后只能落得个孤家寡人。但自己除了看书外似乎就没有什么爱好,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把他与班上其他人联系起来,班上也有像他这样整日埋在书本里的人,他们有时虽然能说得上几句话,但每次都只能聊个大概就没了。又继续投入到了课本当中,时间似乎在和课本赛跑,一切与课本无关的事物都是在浪费时间,都是在做着最愚蠢的事情,就像喝慢性毒药的人一样,自取灭亡。他们的意识依然留在中学那个阶段,学习是一切,只有好好学习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这类人当中90%以上都是乖乖女(儿),说得好听点是书虫,难听点就是一根筋。
海清在此时觉得很迷茫,在电话当中也得知于丹加入了学校各样的学社,后面的时间越来越少。虽然彼此在中学有过将近两年的交往,但彼此心中都明白,如此相隔两方,而且又都是青春勃发的年青人,谁能保证自己能够坚守得住自己那块阵地呢?你不去攻击人家,人家也会采取攻击模式来攻击你,防得了初一,防得了十五?这样的答案是谁都无法给出保证的答案。在建树的怂恿下,海清加入了学校的英语协会(就是一群热爱英语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团体,会时不时地组织一些活动。就像社会上的那些各种学社团体样。),海清自己都没想到,在英语协会的头一次理事竞选中,既然脱颖而出获得理事委员一职,后面的活动场所不再是图书馆、宿舍、教室,三点一线了,他自己会想着法子向协会里提出一些较为新颖的点子来活跃协会里的气氛,最终在他的要求下,成功举办了学院第一届英语口语大赛,并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学院大力的赞扬。一个纯
‘学术’团体在学校是很难立足的,尤其像以语言为主的社团,虽然成功策划了那次活动,里面的成
梦非梦,花似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