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
11-07-31 16:39:16,分类: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
一、电视新闻拍摄
1、画面拍摄的重要意义。电视新闻主要靠电视画面说话,画面
拍摄得好与差、美与丑、到不到位,直接关系到这条新闻的成败。各电视台在收到和制作你送来的电视新闻片子时,有时从文字稿上看确有新闻价值。可是拉到制作室以后,发现画面不行,也会扯下来。因此不管是记者也好,通讯员也好,都要借鉴电影拍摄艺术、摄影艺术(照相)、绘画艺术的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追求,把画面拍得更好。
2、画面拍摄的基本要求
大景:又称全景。是指摄取新闻场景全貌的电视画面。大景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新闻事件的整体原貌,交代新闻发生地、在干什么。烘托气势,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因此,大景在电视新闻拍摄中,是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
中景:和全景相比,中景的场面要小一些,如果是人物的话,画面内可以是3-5人一幅,如果是场景的话,它是大景中的一部分。它主要用来衔接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可以是观众看到更多的画面细节,注意力更加集中。由此产生相对于前者更多的感染力。因此中景也是电视新闻拍摄的主要表现形式。
特写:特写就是借用电影艺术中的"特写镜头",用拉近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以此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其特点就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作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放大,细致表现人物面部悲、喜、哀、乐的神态和情绪。如果以人为主的画面,一般都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因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特写画面与中景、大景画面结合运用,能通过大、小、远近、强弱的变化,造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效果,使电视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这里要指出的是,电视新闻摄像一般没有刻划人物的任务,(在常见的会议新闻中,主要用来突出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入会的其他领导。在其他民生新闻中,主要用来表现人物面部的悲喜表情,揭示其心灵瞬间的变化。)所以特写一定要精当,用得精当可起强调作用,用的不好会导致观众的视觉错乱,倒观众的胃口。
画面要稳:就像照相、拍电影一样,电视新闻拍摄要选择不同角度,一幅、一幅的拍。所谓一幅一幅拍,就是选注角度,摄像机镜头不动,除风景、环境外,画面中的人物、机械、动物等在动,以此要求画面要稳定,每幅3-5秒,不能低于3秒。忌讳:随意推、拉、摇。来回摇行话叫"搪墙",一条新闻你要是摇到两次,剪辑稍不注意,放到一起,这条新闻就完了!要是记者在新闻拍摄中随意推、拉、摇,行话叫"浮躁"。记得有位领导说蛮话:"记者拍摄新闻有什么难的,机子是自动的,拿起来拍就是!"后来他出去旅游,拿起机子自己拍摄,回来一看,画面不停地晃,怎么也看不成。这才悄悄的说,看来电视拍摄不是那么简单的!
即就是大家从中央、省电视新闻里看到有从"A"点到"B"点摇的画面,那是很有讲究的,除画面绝对要稳以外,起点要引人注意,落点要一锤定音。通讯员在未掌握这些技巧前,最好不要去摇。
3、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我们在拍摄某一事件时,要想到与之相联系的空间、环境、气侯、花草等等,使展开新闻事件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如:
与新闻事件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