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的辩证关系研究_金融研究论文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1-000-02
摘要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政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意义,本文基于汇率与通货膨胀理论,并结合汇率对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辩证关系,最后提出了优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善通货膨胀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辩证
二战结束以后,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伴随着19世纪70年代的两次美元危机,美元贬值,进而造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分崩离析,同时也宣告由其一手创立的固定汇率制度被瓦解,转而由浮动汇率制所代替。全球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各个国家都开始制定、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将直接导致本国的物价、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随之而变动。自2003年开始,人民币一直面对着主要来自美元升值的压力,这促使了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但是事与愿违,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所面对的升值压力却有增无减,也没有从实际根本上改善中外贸易顺差的情况,这一情况在2007年以后表现的格外明显,人民币的大幅升值直接伴随着贸易顺差的大幅升高以及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这一反常现象违背了国际经济理论,所以,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之间的关系成为国内经济学界研究好讨论的热点,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有关人民币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辩证关系之间的研究还较少,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指数等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为因果关系,也为制约关系,因此有必要进行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研究,为我国汇率改革制度提供一些新的方向与参考。
一、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现状
人民币汇率制度关系到国内民生及社会和谐,并不能够随意变更,它的改革需要建立长期的经济学研究以及实践的基础之上,所以在短期内,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还将存在下述现状。在短时间内,人民币汇率仍然会对通货膨胀率有一定的逆向冲击;在一段较长期限内,通货膨胀率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存在着正向协整均衡关系。
(1)在短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具有不完整性,所以它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水平的抑制效果有限;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民币升值只可以缓解部分外来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能真正解决内部本身造成的通货膨胀。
(2)在长时间范围内,通货膨胀率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存在着正向协整均衡关系,这就表明人民币升值会促使通货膨胀率的升高,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后,国内的物价指数随着人民币升值而高居不下。一方面,人民币的单一方向升值加速了套利资金的流动,再加上累积长久的巨额贸易顺差,直接提升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这样就导致的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人民币汇率波动较为频繁,慢慢由低波动向高波动转变。人民币的大幅度展示了显著增强的持续性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的辩证关系研究 金融研究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