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9章 建筑防排烟设计介绍.ppt


文档分类: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筑防火设计
第9章建筑防排烟设计
基本内容
第1节建筑防排烟设计概述
1
第2节自然排烟设计
2
第3节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3
第4节机械排烟
4
第1节建筑防排烟设计概述
1 防排烟设施设计范围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采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和设置机械排烟措施。
(1) 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即不能直接对外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2) 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如大型办公室、储存较多的可燃物的库房等)。
(3) 超高层建筑封闭避难层。
(4) 高层建筑室内中庭。
(5) 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超过50m2,而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防烟楼梯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两者合用前室,也必须设置防
排烟设施。
返回目录
2 防烟分区 
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在火灾初期阶段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有组织地将烟排出室外,使人们在避难之前所在空间的烟层高度和烟气浓度在安全允许值之内。
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一般不超过500m2,而且,防烟分区不应跨防火分区。
划分防烟分区,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作为疏散和救援的主要通
道,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2) 对于一些重要的、大型综合性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为保证
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安全疏散脱险,需要设置专门的避
难层和避难间。
(3) 净高大于6m的房间可以不划防烟分区。
(4) 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不划防烟分区。
(5) 走道和房间(包括地下室)按规定都设置排烟设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
设或合设排烟设施,并据此划分防烟分区。
(6) 一座建筑物的某几层需设排烟设施,且采用垂直排烟道(竖井)排烟时,
其余各层(按规定不需要设排烟设施的楼层),如增加投资不多,可考虑
扩大设置范围,也宜划分防烟分区。
3 隔烟设施 (1) 挡烟垂壁(2) 挡烟隔墙(3)挡烟梁
图9-l固定式挡烟垂壁及挡烟
(a)顶棚为非燃或难燃材料;
(b)顶棚为可燃材料
图9-3 挡烟隔墙
(a)顶棚为非燃或难燃材料
(b)顶棚为可燃材料
图9-2 活动式挡烟垂壁
图9-4 挡烟梁
4 防排烟方式选择
防烟方式
不燃化防烟方式
密闭防烟方式
加压防烟方式
图9-5 加压防烟方式示意
排烟方式
自然排烟方式
图9-6 自然排烟方式示意
机械排烟方式
(1) 全面通风排烟方式。
图9-7 全面通风排烟方式示意
(2) 机械送风正压防烟方式。
图9-8 机械送风正压烟方式示意
(3) 机械负压排烟方式。
图9-9机械负压排烟方式示意
第 2节自然排烟设计
序号
自然排烟部位
开口形式
开口有效面积
l
长度≤的内走道
外窗(或排烟口)
≥走道面积的2%
2
需排烟的房间
外窗(或排烟口)
≥房间面积的2%
3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的
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
外窗

4
靠外墙的合用前室
外窗

5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
外窗
每5层开窗≥
6
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
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
进风口
进风道

断面≥
进烟口
进排烟竖井

断面≥
7
不靠外墙的合用前室
进风口
进风道

断面≥
排烟口
排烟竖井

断面≥
8
净高<的中厅
天窗或高侧窗
≥地面面积的5%
1 自然排烟孔口有效面积
自然排烟部位及开口有效面积表9-l
注: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超过100m的其他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应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措施(利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进行自然排烟的除外)。
返回目录
图9-10 自然排烟共用一个排烟竖井
图9-11 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可开启外窗的前室示意

第9章 建筑防排烟设计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young
  • 文件大小3.18 MB
  • 时间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