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2017年01月
目录
1 规划内容 3
临港新区开发现状 3
新区规划概述 5
2 规划协调性分析 9
规划位属分析 9
相关规划与政策的协调性 9
3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10
自然地理条件 10
社会经济条件 1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3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
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15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
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6
水资源承载力 16
环境容量 16
土地资源承载力 16
6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16
功能定位的环境合理性 16
规划产业的环境合理性 17
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17
规划发展规模及时序环境合理性 18
规划环保设施合理性 18
7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规划调整建议 18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8
规划调整建议 20
8 规划环评结论 21
9 联系方式 22
1 规划内容
临港新区开发现状
临沂临港新区于2008年10月开始筹建,建设初期是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县级产业园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莒南县的大力支持下,新区建设办公室积极克服困难,于2008年10月20日入驻莒南县坪上镇开始办公。2008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临港新区划的调整方案,团林镇和壮岗镇划归新区管理。2009年朱芦镇也划归新区管辖范围内。区划调整后,新区总面积365平方公里,辖坪上、壮岗、团林、朱芦四个镇,150个行政村。根据最新的六普数据,。
2009年7月临沂市委、市政府正式设立临港产业区党工委、管委会,2010年10月,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是在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带的大背景下成立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十二五”时期是临港区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时期。
经济增速水平成功进入全市前列,,年均增长13%;,%;,%。,,“十二五”期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490亿元。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不锈钢新材料园区和绿色化工园区两大园区产业集聚态势强劲,“十二五”,%;,%,。服务业加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邮政储蓄、村镇银行、民间融资服务公司等多种机构并存、区域性、地方性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进出口业务获得实质性进展,全区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50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8家,,%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高效农业快速突破,全区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达到45处,初步形成茶果、蔬菜、桑蚕及畜禽养殖四大高效特色现代农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十二五”::::。
1、供水设施
新区现状已完成大山水厂、龙山水厂、相邸水厂、鲍庄水厂和锦龙潭水厂的建设,总供水能力10万吨/日以上。
2、废水处理设施
目前新区已建成2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和2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厂。
产业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位于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壮岗镇小岭后村东南,由临沂临港产业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日处理能力2万方,二期日处理能力6万方。一期工程于2013年7月开工建设,2014年12月底建成。
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位于坪上镇后野泉村,工程占地40亩,建筑面积 1419平方米,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2万吨/日,
《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