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控制
刺激对行为的发生起到控制作用
某行为只在特定刺激后发生,而在其它刺激后不发生。
某行为只在特定刺激后不发生,而在其他刺激后发生。
刺激控制的方法
刺激辨别
刺激泛化
例子
只向朋友说低俗笑话,而不向其他人
只向妈妈要钱,而不向其他人要钱
宝宝学会了只拿红草莓吃,而不拿其它颜色的吃
鸽子看到红灯亮时就啄击,而看到其它颜色灯亮时不啄
学生听到下课铃才离开座位,而听到其它声音不会
学生看到写着“狗”的卡片读GOU3,而看到其它字体不读这样的音
只有在母亲身边才吃饭,而在其他人身边就吃其它东西
在成人在场时自我伤害,在非成人在时无自我伤害
学生坐教室的前面喜欢捣乱,但坐后面就不会了
一个爱大声说话的学生,在图书馆就不会大声了
一个爱捣乱的学生,在老师面前就从不捣乱
刺激辨别训练
(控制发生)行为只有在特定
刺激后出现,才得到强化,其
他刺激后没有强化。
(控制不发生)行为只有在特定刺激后出现,才得到惩罚,其他刺激后没有惩罚。
这种特定刺激就成为辨别刺激。
其他刺激称为非辨别刺激。
刺激泛化
刺激泛化是指当某个刺激与辨别刺激存在某种相似时,该刺激也能控制行为的发生。
其他刺激与辨别刺激越相似,行为的控制就越有可能发生,这称为泛化梯度。
通过刺激泛化,认识某个字的不同书写形式
××在妻子大声斥责后就不敢把脚放在茶几上了。泛化的结果?
主人每次看到自己的小狗跑到马路上,就拿皮带抽它,小狗就不敢了。泛化的结果?
如何提高控制强度?
提高目标行为的强化强度或惩罚强度
控制行为的反应难度
降低控制发生行为的反应难度
增加控制不发生行为的反应难度
在辨别刺激和行为之间增加促进
刺激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