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国有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与对策.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国有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与对策
一、考虑的因素
在商业银行中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如同在其他行业企业一样,深刻地认识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因素,中国银行处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更要结合中国的现实来考虑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因素,通过调查和深入思考,我们sSBbWw发现,对中国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发生作用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几个:
第一,产权归属主体具体明确;第二,银行代理人的自私自利;第三,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代理成本;第四,业务流程整合与岗位优化;第五,对岗位责、权、利的定性、定量规定;第六,岗位费用成本的测算及确定;第七,严格实施合同制下的竞争上岗;第八,银行分支机构及部门的差异性管理;第九,绩效考核的评审与申诉。
二、中国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问题
问题之一:产权归属不具体明确,中国银行实质上依然被当作政府的附属机构,政府与实际8ttt8经营管理层的关系是政治性的委托—代理关系
中国银行的产权全部8ttT8为国家所有8 tt ,这种产权的国家独有,造成银行的实际8ttt8控制权在政企不分的情况8 tt t 8. com下为相关政府机构和官员所掌握。这些政府机构和官员并非中国银行的最终股东,他们的行为通常基于政治动机和个人效用最大化,而不是致力于建立健全银行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银行管理层在有效约束下将自身目标与银行利润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中国银行事实上的所有8 tt 者缺位,国家作为dddtt出资人通过若干政府部门对中国银行经营决策进行干预,政府超越出资者职能,利用
t8. com
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中国银行的经营决策,导致. com银行经营偏离战略目标。出资人职能长期由多个政府部门分头负责,很容易
Dddtt
出现问题,一是无人对中国银行经营的盈亏承担最终责任,这种无需负责的权力行使极易导致. com廉价否决权,导致. com权力滥用,因而银行约束机制难以有效建立和运行起来;二是无人对中国银行行使所有8 tt 者职能,政府机构及有关官员不是从制度上对银行管理层予以经济利益激励,而代之以政治上口头表扬和政治待遇的提升。
问题之二:银行目标多元化使管理层可以
标中权衡选择,目标选择的随机性使约束机制难以有效运行,使激励机制运行发生扭曲
在所有8 tt 权与经营控制权实质分离的情况8 tt t 8. com下,政府充当委托人,有关政府机构很容易
Dddtt
将非企业性的社会目标强加给银行,作为dddtt中国银行经营代理人的管理层就要接受银行利润最大化目标和政府的诸多政治性目标。委托人目标多元性,就很难从制度上对银行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因为8 Tt t 8. com管理者利用
t8. com
政府的政治性目标作为dddtt掩护,通过手中的银行控制权把资金用于政府偏好的非盈利性或盈利性很低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方面取灰色收入,另一方面有关领导欢心,谋取个人政治利益,结果导致. com银行资金的非商业性使用,易形成很大潜在的不良资产发生源。
问题之三:激励和约束制度缺乏操作性的条文规定,忽视或回避银行管理层和员工个人的自利本性
中国银行走向商业化经营,委托人必须ssbbww. c om从观念上彻底转变过来,不能依旧将银行管理层和员工看作是公务员系列的干部和职工,而应该从

我国国有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8-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