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編制时间:2010年7月编制:蓬安二中修订:
NO:04-1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了解宗璞及主要代表作品。
扎实掌握迸、伫、酿等重点字词和忍俊不禁等成语。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标注文章段落序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勾画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在书本上做好批注。
,力争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融情入境,在深情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体悟散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1、2、3、4题书面完成,5题只需自查记忆。
,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便对问题做进一步的理解和探究。
【知识链接】
一、走近作者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二、了解背景
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这篇散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弟弟,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总工程师,正当盛年,事业蒸蒸日上,却不幸身患绝症,生命即将失去。带着焦虑和悲痛,作者在一棵盛开的紫藤萝花面前,她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淡紫色如瀑布般的藤萝闪烁着生命的光辉,仿佛在向她倾诉着什么,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面对紫藤萝,作者悟出了人生哲理,从悲痛中走出来了。
三、文体知识
散文这一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尽相同的含义:在我国古代,泛指除韵文、骈文以外的一切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在现代,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神聚”。所谓“形散”,就是从表面看,结构比较松散,未必有完整的情节和紧凑的故事,人物形象也未必丰满;但不管如何零乱,复杂的材料必须贯穿于一条线上,这条线便是主题,或说是中心思想,也就是说形散的材料必须集中地为主题服务,这就是所谓的神聚。据此,散文的一般特点可分如下四点: 通材广泛,可大可小;体裁多样,灵活机变;手法不一,富于变化;文笔隽永、洗炼流畅。懂得散文的这些特点,会提高你的散文欣赏和散文写作水平。至于散文的分类,按其表达方式及表现内容,具体可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这三类之间并不存在十分明显的界限。事实上,在写作的过程中,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几种表达方式总在掺杂运用,以求最佳表达效果,而不强调应运用那种表达方式,也就是通常说的方法和形式为内容服务。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读出情感,读出意蕴。
指导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重音、节奏恰当。
(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写在下面空白处,诵读品味。
,反复朗读课文之后,你能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吗?
【合作探究】精句赏析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提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提示:这句话运用了哪两种典型的修辞手法?请分析他们的妙处。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提示:这句话语言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请分析其妙处。
4.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提示: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解析指导: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
金融营销001金融市场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