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41讲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考纲展示:(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3)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统一六国
①原因:时代趋势;国力基础;个人条件;重用人才。
②状况: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
(2)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①政治上: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促进文化交流;尊崇法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④军事上: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奠定基本疆域。
⑤交通上:修驰道、规定车同轨,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
(3)功过评价
①“千古一帝”,开创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崇信严刑峻法,横征暴敛,致使秦朝短命而亡。

(1)“贞观之治”的出现
①措施:发展和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慎用刑法;知人善任与兼听纳谏。
②结果:唐太宗执政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2)历史功绩
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②法律上: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发展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
⑤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⑥外交上:鼓励贸易交流;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促进了封建文化的繁荣。
(3)评价
①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贤明之君。
②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基础。
③晚年求治之心锐减而骄奢之心渐萌。

(1)面临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
(2)重大举措
①平定“三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②收复台湾: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⑤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
⑥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3)评价
①功绩: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②过失: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盛世之下国家面临危机。
[点拨] 评价古代政治家的功过的要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1)历史地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并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
①政治思想: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主张“为政以德”,要协调仁和礼的关系,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②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3)历史影响
①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
②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有教无类”和兴办私学,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并推动了我国文化的传承。
③文化:“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五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④世界: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文化形态。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想了理想国。
③强调法治。
④注重教育:创立柏拉图学园,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
(2)评价
①他的哲学著作是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20 MB
  • 时间2018-04-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