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投湖自尽。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柳家大院》、《断魂枪》;剧本《龙须沟》、《茶馆》、《方珍珠》。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老舍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中华人民共和、中等职。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姓名:舒舍予
笔名:老舍
生辰:1899年2月3日
忌日:1966年8月24日
民族:满籍贯:北京
职业:作家
《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着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骆驼祥子》的背景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一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阔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样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一、《骆驼祥子》的基本内容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坛上成就卓著的文学巨匠,他以勤奋的创作和独特的才华为中国现代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善于运用通俗、凝练、纯净而幽默的“京味语言”来描述北京的风俗人情、人文景观及其所注入的文化趣味,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著名长篇小说,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而优的现实主义杰作。从反映市民生活的深度和艺术魅力两方面审视,此小说都代表了老舍创作的最高水平,也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小说以祥子为实现“买车”梦想而拼命奋斗,最终失败的经历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通过祥子与土匪,祥子与暗探,祥子与车厂主,祥子与虎妞,甚至祥子与天气的关系等各个侧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至精神崩溃,滑向深渊的悲剧人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想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祥子的命运,是旧中国广大城市贫民悲惨命运的缩影。从祥子的悲剧人生中,我们能体味到老舍先生对落后愚味的传统文化给贫民带来肉体、精神双重伤害的深深忧虑;体味到老舍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艺术思考、文化批判和道德审视。虽然作者当时还无法为主人公指明出路,但作品对于社会罪恶的真实描绘,却能激起人们对旧世界的极大义愤。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
“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章节内容
第一章: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第二章:祥子买上新车才半年,北平街上就流传爆发战争的消息,一天祥子怀着侥幸心理贪图高车费往清华拉客人,结果被军阀队伍抓去当差,车也被抢走。
第三章: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个大洋。
第四章:祥子病倒在海甸一家小店里,迷迷糊糊地过了三天。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从此他便有了“骆驼祥子”的绰号。他强打精神,回到人和车厂。人和车
17.《骆驼祥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