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的对象:依据《园林绿化工程师考评暂行办法》,符合园林绿化工程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试的内容:包括园林法规和园林绿化专业概论两部分。
(一)园林法规(占20分):内容包括《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
(二)园林概论(占80分):内容涉及园林植物及其应用、园林生态、植物保护、绿化施工与管理、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园林概论专业考试不指定考试用书。考生可根据自己报考职位规定的专业要求选择相应的考试范围进行考前准备。
三、考试的方法与题型:两部分内容综合在一张试卷,实行闭卷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园林生态学科内容
一、绿地植物与环境: 植物与光照、水分、温度、土壤、污染的关系,侧重与园林绿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植物耐荫性、影响植物越冬的温度类型、影响上海植物分布生长的土壤因素、常见植物对污染物的抗性等。
二、绿地植物种群: 主要涉及植物种群概念、动态、种内竞争与共存等内容,侧重植物种群的特点、绿地植物栽植的密度适宜性、影响因子和调控技术等。
三、绿地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概念、种类组成、种间关系、结构、演替和功能等,侧重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如群落密度、层次、物种的优势度等)、配置的合理性(如不同习性植物的搭配等)、群落动态与演替概念、特点及其在绿地植物群落构建和管理中的应用、上海植被特征及其在绿地建设中的应用、上海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等。
四、绿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功能、动态等,侧重生态系统组分、食物链、生产力、生态平衡、枯枝落叶特征及应用、生态系统理论在绿地中的应用。
五、应用生态: 主要侧重与目前城市绿化密切相关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生物入侵、自然保护等内容,特别是在绿化建设管理中,如何采取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技术途径。
六、园林土壤: 主要以园林土壤、园林栽培介质标准为中心,了解相关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概念、特征,结合上海绿地土壤性状基本特征,如何在绿化建设管理中适应上海土壤的特点,进行绿地土壤的改良,提高绿地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1、绿地土壤的物理性质。侧重土壤三相物质组成、团粒结构、容重、空隙度等概念及其与绿地植物生长的关系。
2、绿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侧重土壤氮、磷、钾、有机质、pH值和EC的概念,了解这些化学因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绿地的生物性质。侧重土壤生物因子在绿地土壤肥力中的作用,了解土壤肥力的综合性特征。
4、上海绿化栽培土和栽培介质的标准和规范。
5、上海绿地土壤的特点和改良途径。侧重上海土壤的特征,特别是不利于绿化植物生长的因子、盐碱土的特征、创造有利于绿化植物生长的土壤改良技术途径。植物保护学科内容
一、园林植物保护基础知识(要求:复习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作好准备。) 1、植物病害基本知识
(1)侵染性病害
(2)非侵染性病害
2、昆虫基本知识
(1)昆虫生物学基本知识
(2)昆虫生态学基本知识
(3)昆虫分类学基本知识
二、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要求:根据实践,复习并掌握本地主要园林植物病虫草的种类与习性与发生规律。)
1、主要园林植物害虫
(1) 食叶性害虫
(2) 刺吸性害虫
(3) 蛀食性害虫
(4)
园林绿化职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