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
[考纲] 。。
[课标]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33年经济危机
(1)繁荣
又称“柯立芝繁荣”
(2)虚假: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
①贫富差距过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衬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③股票等投机过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2)虚假: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3)幻灭:经济危机爆发
标志: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溃,“黑色星期四”(金融危机)
2008年,由雷曼兄弟倒闭引发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市场失灵,居民债务违约引发银行的危机,该危机重创全球经济至今。而爆发在2011年的欧债危机,已是当年当之无愧的年度头号新闻,,除了导致经济萧条之外,还引发了民众示威骚乱以及政府首脑的下台,演变成了制度上的危机。
2008年与2011年经济危机
(3)幻灭:经济危机爆发
标志:
①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②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③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特点:
①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破坏力巨大。
(4)经济危机的影响
(1)经济上: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战
(2)政治上: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其它矛盾
(3)国际关系上:
①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
②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③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日本抓紧扩军备战
经济危机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3)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1)经济政策
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2)结果
危机恶化,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3)影响
胡佛下台,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的概况
1、阶段(2个阶段)
⑴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
⑵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
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改革(Reform)
2、内容(3R)
美国罗斯福新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