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类
1、String对象的初始化
由于String对象特别常用,所以在对String对象进行初始化时,Java提供了一种简化的特殊语法,格式如下:
String s = “abc”;
s = “Java语言”;
其实按照面向对象的标准语法,其格式应该为:
String s = new String(“abc”);
s = new String(“Java语言”);
只是按照面向对象的标准语法,在内存使用上存在比较大的浪费。例如String s = new String(“abc”);实际上创建了两个String对象,一个是”abc”对象,存储在常量空间中,一个是使用new关键字为对象s申请的空间。
其它的构造方法的参数,可以参看String类的API文档。
2、字符串的常见操作
a、charAt方法
该方法的作用是按照索引值(规定字符串中第一个字符的索引值是0,第二个字符的索引值是1,依次类推),获得字符串中的指定字符。例如:
String s = “abc”;
char c = (1);
则变量c的值是’b’。
pareTo方法
该方法的作用是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大小,比较的原理是依次比较每个字符的字符编码。首先比较两个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如果第一个字符串的字符编码大于第二个的字符串的字符编码,则返回大于0的值,如果小于则返回小于0的值,如果相等则比较后续的字符,如果两个字符串中的字符编码完全相同则返回0。
例如:
String s = “abc”;
String s1 = “abd”;
int value = pareTo(s1);
则value的值是小于0的值,即-1。
pareToIgnoreCase,这个方法是忽略字符的大小写进行比较,pareTo一样。例如:
String s = “aBc”;
String s1 = “ABC”;
int value = s. compareToIgnoreCase (s1);
则value的值是0,即两个字符串相等。
c、concat方法
该方法的作用是进行字符串的连接,将两个字符串连接以后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例如:
String s = “abc”;
String s1 = “def”;
String s2 = (s1);
则连接以后生成的新字符串s2的值是”abcdef”,而字符串s和s1的值不发生改变。如果需要连接多个字符串,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String s = “abc”;
String s1 = “def”;
String s2 = “1234”;
String s3 = (s1).concat(s2);
则生成的新字符串s3的值为”abcdef1234”。
其实在实际使用时,语法上提供
String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