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航二级公路软基抛石挤淤处理实例分析
摘要:抛石挤淤是一项比较成熟的软基处理技术,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且不乏成功的例子。战备公路酒泉至十四号基地二级公路建设中也不例外。但是,在施工中如何确保软基处理效果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其施工方法却各有不同。另外,软基处理检测方法是确定软基处理施工方法的关键,本工程采用沉降观测法和水平位移法检验抛石挤淤处理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抛石挤淤软基处理沉降观测
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
战备公路酒泉至十四号基地二级公路路线走向西南东北,地形略向下倾,平均纵坡<1%,海拔在1450-1150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绿洲、戈壁、荒漠相间。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本路段西起酒泉盆地,东至金塔盆地的合黎山余脉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
从地质构造山区分,本路段处在祁连褶皱带和阿拉善地台交汇处河西走廊区西段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之间存在强烈的褶皱,多为平缓的短轴褶皱。地层长期受各种地质作用,风化剥蚀强烈,缺失严重。
在祁连构造上运动之后,凹陷盆地上长期接受冲积作用沉积,发育有较厚的松散沉积物覆盖在下浮地层上,因而。区域地质作用相对稳定,仅会发生大面积的剥蚀和堆积。由于祁连山造山运动已经基本停止,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因而,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属于区域地质基本稳定区。
、不良地质及工程设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本路段主要存在三种不良地质:软土、盐渍土和沙漠。
(1)软土地段:共计12段,共长5680米。共同特征是:表层为黑色、泥炭质、富含有机质的淤泥,厚度不等、地下水外渗。处治措施为原地基上拋填50-200cm厚片石,上铺50cm砂砾,然后进行路基填筑,并设置反压护坡道。
(2)盐渍土地段,共计18段,共长17805米。土质类型为沼泽与湖泊沉积的亚粘土、亚砂土,粘土夹泥炭质及沉积腐植泥、粉砂、细砂夹泥炭质说我第四纪沉积物,富含有机质。路段特征是地下水位高。淤泥层与盐碱层并存,地表与盐分析出。处治措施是:一般盐渍土路段,清除表面盐碱层,换填50cm砂砾,隔断毛细水的上升,在用粗粒非盐渍土填筑路基。盐渍土与淤泥并有路段,拋50~100cm片石,上铺50cm砂砾,再用粗粒非盐渍土填筑路基,并设置反压护坡道路侧排水沟。
2 施工方案选定
战备公路酒泉至十四号基地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指出,对于黑河大桥桥头两端及BK117+420-BK118+180范围内采用抛石挤淤方式施工,软基处理设计如图1所示。
考虑到此处是富含有机质的淤泥,受地下水的影响,淤泥参数千变万化,为确保施工质量,首先还是进行了100m试验段,经现场观测,抛填体稳定。
3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按如下程序控制施工质量:
(1)抛石采用厚度或直径不小于30cm的坚硬片石(禁止使用已风化的片石),施工中用自卸车将石料运至抛投现场,挖掘机进行分选投抛,抛石料径下大上小,先用挖掘机将大粒径的片石均匀分层抛投,直至片石露出淤泥面或水面,再沿路中线呈三角形方式向前投放片石,渐次向两侧扩展至路基宽度,使泥沼及软土向两侧挤出,然后用小粒径片石进行嵌缝处理。为确保路基稳定性,抛投过程中首先由自重较大的推土机和挖掘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使片石沉入基本稳定,待作业面展开后,再用
抛石挤淤处理实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