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计算机联锁系统培训.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计算机联锁系统培训
赵米秀
.
计算机联锁系统技术讲解目录
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概述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特点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硬件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通道与接口
第一章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
一、车站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人工信号
机械联锁
电气集中(继电联锁)
计算机联锁系统
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概况
首先是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究。1978年瑞典ABB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套计算机联锁系统EBILOCK首先在歌德堡站成功投入使用,掀开了车站联锁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的新篇章。后来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奥地利等一些发达国家也陆续地使用了计算机联锁系统。到了90年代,不少国家已开始大面积推广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
我国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制工作是从80年代在一些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相继开始的。
1984年,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研制生产出了国内第一个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并成功的应用于地方铁路,填补了我国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空白。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计算机联锁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有上千个车站采用计算机联锁。有的区段已发展了成段计算机联锁。
也有提出用电子单元代替继电器,构成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因为电子单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等特点,便于组网、远程管理和远程诊断。在国外,只有少数车站采用。国产车站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研制始于1996年,1999年纳入铁道部《铁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计算机联锁智能型全电子信号道岔控制一体化的研究”于2000年1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该系统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信阳电厂、襄樊北机务段整备场投产使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未能推广。
我国计算机联锁的发展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主研发
DS6-30、TYJL-I、TYJL-II、DS6-11、JD-1A、TYJL-2000、CIS-1、TYJL-III
全套引进
SSI、VPI、K5、ACC、SIMENS-W、 EBILOCK850
第二阶段
引进核心硬件进行系统集成
TYJL-TR9、DS6-20、DS6-K5B、EI32-JD、TYJL-ECC、TYJL-ADX
第三阶段
现阶段
第一阶段——自主研发阶段
1、1984年元月,铁道部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DS-30设备,安装在南京梅山铁矿井下进行试验,并于1984年7月通过了冶金部科技司和铁道部电务局的联合技术鉴定。1986年太钢配料站开通。这是国内第一个计算机联锁系统。
2、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所研制的TYJL-I型驼峰编组场尾部微机联锁系统作为国家级科研项目于1989年末通过鉴定,并在郑州北编组站使用,这是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于国家铁路的开始。
3、铁科院通号所研制的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于1993年又在拉滨线平房站开通。我国第一个双机热备计算机联锁系统。
第一阶段——自主研发
4、通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的DS6-11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于1994年在浦口交通站安装计算机联锁,至此,我国铁路开始在铁路干线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
5、铁科院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于1995年在南昌向塘客站开通。这是国内第一个枢纽客站的计算机联锁系统。
6、铁科院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于1997年在阜阳枢纽四个场使用。这是国内第一个全部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铁路枢纽。
7、铁科院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于1999-2000年用于武广线。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干线铁路。
8、铁科院TYJL-I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于2004年用于广州北站。这是第一个国产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系统。

计算机联锁系统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