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企业文化
背景材料
日本索尼企业创建于1946年,原名为东京通讯株式会社“,当时只有20名工人,500美元资产。50年代,公司创始人井深和盛田昭夫把它改名为”东京通信工业“。现在,索尼公司有72家子公司,4万多员工,在7个国家开设了30多个工厂,在1999年《财富》500强排行榜上,索尼公司排名第31位,,利润14亿美元,。公司主要生产电视机、摄像机、游戏机等1万多种声像器材和家用电器,其产品营销100多个国家。80年代末,索尼公司遭受重创,当时公司从电子娱乐业的硬件领域转向软件领域,分别以20多亿美元和34亿美元并购了美国CBS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但由于购买不当、管理不善和文化冲突等原因,使公司一度陷入困境,经过营销战略和营销文化的变革,使公司重整旗鼓。
一索尼的成长路程
井深和盛田的时代
索尼公司创建之初,井深和盛田昭夫就有一个梦想:把电子和工程的综合技术应用于生产消费产品,并要领导世界电子产品新潮流。
起初,几乎没有人买他们的产品,盛田意识到仅仅依靠科学的创造力是不够的,顾客之所以没有踊跃购买这种新产品,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产品有什么用途,因而必须先教会他们如何使用。人的“需要“也需要开发,需要引导和劝说,在盛田的游说下,18个月里有4万所学校中的2 / 3的沉重学生都购买了录音机。在这之后,银行、机关、大学、广播电台纷纷购买录音机,甚至人人都想拥有一台录音机。
井深的营销“神经“是敏锐的,他一次听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称为晶体管的神秘的东西,他就飞到美国支调查,争取抢先获得有关晶体管的一切可用资料。 万美元买下了专利权后回国,组织四人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攻关,他的指导思想是将产品微形化,在他的领导下,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他的营销理念在不断翻新,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因此,他总是一路领先。是理念先行,才有了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立体声录音机、第一台微型电视机、第一台微型放像机等等,才有了”索尼产品永远是最新的“商界美誉。
出井伸之的变革理念
从80年代到90年代,全球电子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索尼的营销也陷入困境。1995年,索尼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大贺典雄把公司大权交给了出井伸之,由他担任公司总经理。临危受命的出井伸之在出任总裁之前已经在索尼工作了35年,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对索尼在经营和产品方面具有的弊端认识得非常清楚,他认为索尼最需要的就是变革的理念。在出井伸之的带动下,索尼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出井伸之并不满足索尼传统传统家电产品的优势地位,他梦想使索尼成为数字化时代技术规则的制订者。出井伸之敏锐地认识到有朝一日家电和计算机技术会与娱乐业的电影和音乐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全新的行业。他预见将来索尼公司的产品(摄录机、音频设备、视频设备和电视机等)实际上都将成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用户可以把这超级设备精心组合成为由个人计算机控制的家庭媒体系统,只要借助一个盒子,就可以控制电视、音响系统、家庭保安装置、空调和其他许多装置。出井伸之认为索尼公司应当尽快成为这个数字世界的主宰,他说:“索尼公司的优先考虑的重要任务就是赶快跳入这条河流,想办法与别人齐头并进,或比别人游得更快。J”索尼公司为此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在1996年推出了一
索尼企业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