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定制工业工程论文.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定制工业工程论文.doc定制工业工程论文
依托大工程促进大发展三峡库区宜昌工业企业迁建带来的启示
摘要:截止目前,三峡库区139米水位以下,宜昌有192家工业企业已完成了迁建改造。迁建中通过各地对口支援和享受补偿资金等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结构调整,使不少企业小的搬大、死的搬活,搬出了档次,搬出了效益。实践中为探索怎样依托大工程、促进大发展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同时带来不少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大工程,三峡库区,宜昌,工业企业
一、库区企业迁建改造给宜昌工业带来四大积极效应
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库区19个县市1599个工矿企业,宜昌有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共有135家工矿企业属库区淹没范围。其中一线水位28家,二线水位55家,三线水位21家,四线水位31家。国家核定移民搬迁补偿金4•2亿元。从1992年起,在对口支援、优惠政策等作用下,按水位分期分批实施搬迁改造,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一是兼并联合,集约经营,一批企业得到迅猛发展。
三峡库区宜昌工业企业大多属小企业,从1992年三峡工程议案通过起,库区工矿企业就未曾有大的投入,处于艰难维持状态,设备大多陈旧老化,产品档次低,企业效益差。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批企业以迁建为契机,实现发展壮大的欲望十分强烈。因此,在迁建中能主动寻求合资合作,按要求实施迁建,在迁建中得到发展壮大。如兴发化工集团,原系兴山化工总厂,未迁建改造之前,年产磺磷8500吨,资产不足8000万元,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1994年,按照国家开发性移民的方针,统一安排使用移民资金,合理开发资源,一方面,以原兴山县化工厂为主导,兼并托管库区7家中小企业,组建兴发集团,另一方面,集中移民资金2•3亿元,改造落后设备,开发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现已形成年产6万吨磺磷、20万吨三聚磷酸钠、5万吨六偏酸钠、5000吨次磷酸钠、4000吨碳酸二甲酯、1万吨二甲基亚砜、1万吨五硫化二磷的主业规模,80%的产品远销27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5000多万美元。截止目前,库区139米水位以下迁建企业117家,有相当一批企业实现兼并联合,组建有兴发、威陵、森达、AB内衣等集团公司,平均资产总额比未迁建前增长5倍以上。
二是对口支援,优势互补,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落户宜昌。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对口支援遍及全国,宜昌迁建企业,抢抓这一机遇,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优势、水电能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和支柱产业优势,着力扩大对外开放,采取兼并联合、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与对口支援单位合资合作,有效引进了名优产品和先进技术设备。秭归县工业就是在移民迁建、对口支援中得到迅猛发展的。从1994年至今,先后引进了江苏森达皮鞋、维维豆奶、AB内衣、洛兹服饰等20多家企业及知名品牌,引进资金近2亿元,近3年全县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3个。200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73亿元,利税1•1亿元,连续3年分别递增25%和20%以上。据统计,从三峡库区工矿企业和移民迁建至今,全国各地有187个单位对宜昌实行了对口支援,累计落实对口支援项目1208个,到位资金38亿元。
三是资产重组,兴建项目,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三峡库区宜昌受淹没的企业中,除兴发化工集团、原香溪河矿务局属国家中型企业外,

定制工业工程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04-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