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宏观经济学
贺俊
参考书目:1、(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易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5、,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商务印书馆,1999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案例作业
2007-2009年我国经济既经历了通胀又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分析评价我国2007-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要求:1、请严格按附件案例写作要求规范进行
2、字数要超过5000字。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宏观经济学现实背景(参考徐长生)
1、大萧条1929-1933
(1)表现:需求<供给
(2)理论解释。凯恩斯革命→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936(通论)
市场价格由于“货币幻觉”“工资刚性”不能灵活调整(针对古典学派价格能灵活调整的假设)
有效需求不足论: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消费
总需求
投资
(3)对策:宏观调控来恢复需求(C↑,I↑)
赤字财政政策(G↑,T↓) 、货币主义翻案:
弗里德曼
(4)实践:罗斯福新政,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
二战后政策趋向:财政政策:G或T/GDP↑收入再分配,福利社会。货币政策:建立中央银行
收入
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资本的预期利润率
利率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流动偏好)“流动偏好陷阱”利率下降有限
世界银行(落后国家长期开发),IMF(通货),GATT(贸易)
·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美苏争霸,德日经济迅速崛起
亚洲四小龙新兴工业化国家
中印经济改革
国家控制力增强,大萧条不再出现
2、第二件大事件:滞涨 stagflation 1970’s
· 导火线:石油危机:70’s前阿以战争
70’s后二伊战争
· “双高问题”(高通胀,高失业)导致了新古典主义的革命: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派
· 政策实践:Deregulation 减少管制(华盛顿共识)
(1)货币主义理论:治理通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80’s后世界进入通货稳定,甚至通货紧缩的时代
(2)财政:减税→企业负担↓,个人负担↓
(1)60’s后现代货币主义,“单一规划”
(2)70’s 供给学派,拉弗曲线,“华盛顿共识”
(3)80’s 理性预期。国内经济自由化、私有
化,国外经济全球化
(3)私有化及社会福利改革(激励大家积极性)
东方国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3、90’s以来 Globalization 经济全球化
1)领导者
美国新经济: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
US新经济的解释:AD↑ AS↑共同扩张带来的
▲ AS↑的原因:
(1)IT技术革命:C↓↑→ AS↑
(2) ↑<劳动生产率↑→↑(收入差距扩大)
(3) 全球化收益:制造业转移,中国大量廉价产品输入,缓解↑的通胀压力;美国双赤字(财政,贸易)
▲ AD↑的原因:
(1)信贷消费、低利率→C↑→ S很低
(2)低利率、新经济产业的需求→ I↑
(3)财政政策:宽松T↓→赤字↑
(4)货币政策:谨慎的、积极的,以利率调整为主
2)全球金融海啸
日本:长期滞涨
发展中国家:拉美、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了增长的神话
中印的崛起
欧洲:EU的出现,政治上的联合→解决市场的问题→内部扩大市场、扩大需求,外部与美竞争
苏联解体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题
1、两大主题
总产出增长: 长期趋势
短期波动
2、三大变量:总产出,总就业量及其变化,总价格水平
3、四大市场
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
(经济学)高等宏观经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