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宫一号.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定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吕梁指挥所”将承担部分飞行测量和轨道探测任务。
基本信息
飞行器名称:天宫一号
飞行器生产国家:中国
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0秒(最佳发射天窗)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名称由来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中的故事《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因为,其后发射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善航空器交汇对接技术。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中台,要进行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试验
组成结构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9米、、,采用两舱结构,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本体分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密封的前锥段和柱段为航天员短期驻留提供了在轨生活工作空间,可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后部非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设备;在前锥段前部还装有空间交会对接设备。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外部安置太阳翼,用于提供轨道与姿态控制、电力能源供应、热控环控。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使用折叠式的5片太阳能电池板,这是中国中低轨道航天器最复杂的太阳翼设计。
四大任务
第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飞船配合完成空间的交会对接任务。
第二,实现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完成后的组合体的控制和管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实现空中的交会对接后,两个飞行器合成一个飞行器,要实现能源、信息、热环境、姿态、轨道控制等的整体控制和管理,这项任务由天宫一号承担。
第三,实现航天员的在轨驻留、生活和工作,为航天员提供在组合体内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条件。
第四,进行空间技术试验,为未来空间站的建造进行先期的技术验证。
对接介绍
“空间交会对接”,简称“交会对接”,是建立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然后再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其连为一个整体。
交会对接根据航天员介入的程度和智能控制水平可分为手控、遥控和自主三种方式。具体的方法一般是先将目标飞行器发射入轨并精确测定其运行轨道,当其飞经待发飞行器发射场上空时,通过择机发射使后者与前者运行在相同的轨道上,并且将距离控制一定范围内,随后再依靠飞行器本身的机动能力让两者逐渐连为一体。对接过程
使用寿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天宫一号重达8吨,采用了全新设计和许多新技术,使用寿命两年。他进一步介绍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一是航天员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三是建立永久性空间站。此次发射就是在完成第二步的后续任务,并为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基础。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雏形,重8吨,设计使用周期为2年。
火箭现状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必须完成大量技术突破,比如,从“神五”首次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到“神七”宇航员太空漫步,飞船进行200多项改进。此次“天宫一号”发射也是如此。据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对载人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全面进行了检修检测和质量评审,完成的测发指挥监测系统升级改造等就达66项。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为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相关专家对其共进行了近170项技术状态更改。中国的火箭最大运载能力只有10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在后续的发射中,将采用新一代大推力长征5号火箭。长征5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可达25吨,基本与相当,可以满足在低轨道发射空间实验室的需要。
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

天宫一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dsqbyl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