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一、填空题(18分,9空,每空2分)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P2
(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四个方面。P3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P3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P3
(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23
(明确教学目的)、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课程、教学、评定等六个步骤。P41
、(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评价)。P58
: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P61
,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智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P84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P111
(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图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P121
,有多种不同的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P162
,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二个记忆环节
来实现的。P179
,可把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P181
(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P199
(学忆效率)的一切活动。P210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都拉)。P304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生殖健康、(道德健康)。P342
,它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P267
、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自
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P267
、(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P269
。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P290
3分P290 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P394
25、心理学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增加了人们
2006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