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哲学课件】第五章 陆九渊、王守仁以“心”为本的哲学.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陆九渊、王守仁以 “心”为本的哲学
4/26/2018
1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与朱熹理学对立的心学,始于南宋时的陆九渊,形成于明代的王守仁。虽然王守仁的学说与陆九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以“心”为本体,学术界统称为陆王心学,该学派的形成不仅有社会思想的大气候,而且与程朱理学也存在某种相互刺激的关系。因此,我们探讨陆王心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应该联系程朱理学一起加以考察。
4/26/2018
2
一、陆王心学的形成
4/26/2018
3
陆九渊(1139—1192)
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因曾在江西贵溪象山聚徒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陆九渊的著述由其子编成《象山先生全集》。
4/26/2018
4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而形成心学,并以朱熹理学批评者的面目出现。
明代朱子学名家吴与弼的弟子陈献章提出“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物虽多,莫非在我”(《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白沙子全集》),建立了以“心”为出发点的心学体系,开明代心学之先河。
4/26/2018
5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500)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主事。后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又任南京刑部主事、南京太卜寺少卿等,官至兵部尚书。
4/26/2018
6
在学术上,王守仁早年潜心于朱熹理学。他后来回忆说: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
4/26/2018
7
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传习录下》,《王守仁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26/2018
8
王守仁在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期间,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又与当地人语言不通。据《年谱》记载,他37岁时,“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年谱》,《王守仁全集》)这就是所谓的龙场悟道。
4/26/2018
9
王守仁在晚年曾提出著名的“四句教”。其每弟子钱德洪王畿对理解此四句教有意见分歧。为此,王守仁与钱德洪、王畿会于天泉桥。王守仁说:
 
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
4/26/2018
10

【哲学课件】第五章 陆九渊、王守仁以“心”为本的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964 KB
  • 时间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