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地标建筑:主要有三座。
中心广场西侧的塔式高层金融办公建筑,总高度100米,为中心区最高建筑。
中心广场南侧的圆球体形文化娱乐建筑,造型别致,作为中心绿轴的对景。
江滨广场南侧江滨南路北的塔式高层酒店,高度85米,为中心区滨江最高建筑和中心绿轴的对景。
都市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中心广场南侧的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建筑,应有较大的体量,造型简洁、生动。商业步街区的商业建筑应有宜人的尺度,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商业气息,运用欧洲经典建筑符号,营造具有异国情调的街区。
——江滨南路北侧,江滨酒店两侧的文化建筑宜造型轻盈别致,体现滨水建筑特征,舒展优美,与高耸的江滨酒店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般办公建筑、商住建筑临中心绿轴、主要道路的界面以连续、封闭为主要特征,以确保中心绿轴和主要街道景观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围合感,体现经典城市中心的氛围。
都市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城市天际线:以较高强度开发,强化都市型中心区的空间景观特征,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布置在中心广场和滨江,重点突出,一般地段富有韵律感。中心广场西标志性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中心广场东南塔式高层商业办公建筑控制在60米;滨江酒店建筑高度控制在85米左右;办公区建筑以中高层为主,建少量高层建筑,除100米的地标建筑,办公建筑高度控制在30~75米。商住区以中高层为主,建少量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25~55米。
都市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南北向中心绿轴天际线:以一主一次景观中心为重点,高低起伏韵律变化。
东西向滨江天际线:突出江滨景观中心,其余部分平缓舒展。
中心绿轴东立面
滨江立面
中心绿轴西立面
都市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东西向宾虹路天际线:突出中心广场周边的建筑,其余部分平缓舒展。
——中心区建筑总量278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商业建筑34万平方米,,,医院建筑6万平方米。
宾虹路南立面
宾虹路北立面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结构:以南北向中心绿轴、江滨公园、中心广场为主,构筑由绿地、街道、河流、广场、步行道组成的点线面结合层次丰富的开敞空间体系。
——开敞空间风格:开敞空间以现代园林为主调,以文化多元为特色,将婺城本土文化与欧洲经典的园林风格有机融合,营造既不失本土文化气息,又有异国情调,中西合璧、雅俗共享、动静咸宜,开放大气的空间氛围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绿色网络
建设以中心绿轴为核心,滨江公园为重点,线型街头绿地为纽带、高绿地率为基础的绿地网络。
在绿色网络中有效组织城市活动,体现公共性和开放性。
通过绿化建设修饰中心区界面,美化中心区空间。并通过绿地网络的引导性设计增加地域可识别性。
引入多种的植物种类,完善生态群落。
按生态型堤岸进行设计,严格控制向金华江排放污水,保护金华江水质。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水环境
突出宽阔壮观的金华江为主要地域特征,并按江——滨江公园——文化设施、滨江酒店——次干道的方式安排滨江用地。
利用天然水系精心组织中心绿轴及江滨公园的水景:溪流、湖、喷泉、叠水等,体现现代、文化多元、开放大气的空间氛围,并满足中心区的排水要求。主要水体有中心绿轴办公区段秀美的天鹅湖、江滨文化公园自然秀丽的以水上活动为主的人工湖泊、中心绿轴其它区段中的与规则式的园林手法相适应的规则式的河渠。
鼓励展开多样性的水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和水上活动空间。&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中心绿轴:为沟通新区南北的功能轴(步行交通);清新空气入城的生态轴;以绿色、森林、草坪、水系为主的公众交往、活动、休闲轴;体现多元文化的文化长廊;展示中心景观的景观主轴。
中心绿轴宽不小于120米,既追求气势,又具良好比例,周边建筑30m~60m为主,与其比例为1/4~1/2。由江滨至中心区南端长2580米,并一直向南延伸,基本贯穿婺城新区南北。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结合中心绿轴两侧用地功能,中心绿轴以中心广场、办公区北侧次干道为界分为三段。
商贸区段:中心广场以南,与商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等建筑相邻,以营造繁华、活泼、热闹的空间氛围为目标,以规则型的水体、疏林、草地、步空间道为主。
办公区段:中心广场北,两侧为行政办公和商务办公建筑,以营造优美、典雅、宁静的空间氛围为目标,以天鹅湖(人工湖泊)建设为特色,以艾青所写的“天鹅湖”一诗中的意境为主题意境。以人工湖、疏林、草地、步行道为主。
商住区段:办公区段以北,两侧为休闲娱乐设施、商住、住宅建筑,以营造开放大气、轻松愉
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3-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