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
第一章汉字的规范使用
【学习目标】
、发展及其演变。
。
。
【情景导入】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目录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第二节
第四节
第三节
正确使用汉字
合理运用词法
文通句顺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
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
一、汉字的产生
【课堂讨论】
对于上述的四种说法,你比较同意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二、汉字的发展
(一)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等多个阶段。
(二)汉字的六种构造方法
【知识链接】
甲骨文的发现者
3000年沧桑弹指而过。19世纪末期,小屯农民耕耘时常翻掘出一些骨片,有的上面带刻痕,统称“龙骨”。“龙骨”被卖给药店治疗疟疾和创伤,并经古董商人作为珍贵药材贩卖到京师一家药店——北京菜市口达仁堂。“龙骨”在北京遇到了古金石学家、国子监祭酒王懿荣。1899年,王懿荣患疟疾,抓了一帖中药。他在检认药物时,惊奇地发现“龙骨”上有纹道,或像人或像兽,经仔细研究考证,系远古图像文字,多记载商代帝王之名,“始知为商代卜骨”。他追踪寻源,曾与古文字学家罗振玉、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一起找到这位贩运“龙骨”的古董商,其人故意含糊其辞,伪称“龙骨”产地在河南汤阴。王懿荣以高价购得甲骨1000余片,但未能求得“龙骨”真实产地。罗振玉第一个高价买知“龙骨”的真实产地,并继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宝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是对中国考古和文化史的重大贡献,而且轰动了海内外,“殷墟”亦引起世界瞩目。其重要意义在于,证明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殷商王朝的论述的真实性。可惜,甲骨文的发现者、研究工作刚刚开始一年的王懿荣,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以国子监祭酒兼任团练大臣身份御敌兵败,义不受辱,和妻子一起投井殉国。
第二节 正确使用汉字
:
汉字的使用主要是指汉字的书写和念读。要想正确使用汉字,最首先的要求是正确的书写汉字,把字音读准。
科传商业系统解决方案图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