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记》教学设计
执教:熙春路逸夫刘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地震时的避难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地震发生时的避难方式,懂得如何自救。
3、能沉着、冷静的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知识,懂得如何自救。提高安全保护意识,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知道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及互救。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当学生看到本课课题后,在头脑中就已经有了地震逃生的种种办法。可不同的场所运用何种办法正确应对和在采取应对措施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却了解得不甚透彻。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弄清楚不同场合逃生采取什么处理方式这一点上来。
俗话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所以在学生说地震逃生方式时,重要的,必须让学生掌握处理方法,应采取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孩子多多练习,牢牢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地震的危害
师:同学们,2013年4月20日8点零2分,中国四川又发生了一件触动无数人心弦的大事,你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师:是的,此时的雅安已经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一组画面。CAI播放课件(地震画面、音乐、数据结合)
师:同学们,这样一张张画面、一组组数据,是否触动了你内心深处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或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面对突然发生的地震,人们感到恐慌、无助,人的力量顷刻间显得那样渺小。
可是,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我们多一分学习,在危难之时就一定会多一份生存的希望。今天我们的学习之旅就从探讨地震求生开始吧。
(二)如何防震自救
跑
师:同学们,当地震来临,通常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
生:跑.
师:同意跑的举举手,同意不跑的也举举手,说说你的理由。
师:孩子们,破坏性地震从感觉到它的产生,到对地面的建筑物造成破坏平均时间是12秒。CAI课件: 12秒
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如果在平房或低矮的楼层从室内有序的跑到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带,毫无疑问是一种很好的逃生方法。可是,如果身处楼层较高的地方呢?这个12秒却远远不够,你会怎么做呢?
我们采取的最科学有效的避震方法就是就近躲避,震后再迅速撤离。
躲
活动一:认识地震的活命三角区
(课件出示两幅画面)
师:你认为画面中所选择的的躲避方式对吗?
师:实践出真知。我们来用事实说话!
(小实验:寻找地震的活命三角区)
小结:天花板垮塌之后,会和坚实的物体形成一个空间。大家说说这个空间是什么形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活命三角区。
活动二:找出教室的活
《地震逃生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