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龙骨牡蛎汤的运用
病案李某,男,14 岁,1980 年 4 月 3 日诊。从小至今,每夜尿床,
虽多方求医,遍服单验方亦未见效,面色灰黯,小腹常拘急动悸,头晕
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迟缓。
诊断:遗尿;
诊断依据: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该患者年纪为 14 岁,从小到今皆尿床则辨其病为遗尿。
证型:阴阳两虚
分析: 阳虚不运,阴寒凝聚,下焦失去阳气的温煦,则小腹部拘急动悸
精气亏虚,面目失养则患者面色灰黯
肾精亏虚,不能上充于脑则头晕耳鸣
脉迟提示阴损及阳
患者久病伤阴导致阴阳两虚,气不固摄。
治法: 扶阳益阴,固脬止遗。
方药: 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首见于《金匮要略》,仲景曰“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方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燮理阴阳,交通心肾。潜阳入阴,使阳能固阴亦能守。
桂枝、白芍各 5 克,甘草 3 克,生姜 3 片,大枣 10 枚,龙骨、牡蛎各 20 克。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猪膀胱一只( 另煮汤) ,汤和药汁服,猪脬亦可同服,嘱晚间禁服茶水。
方义分析:本方为桂枝汤加减变化而成。桂枝汤对外感证能解肌表之邪,对内伤证能调和营卫阴阳。加龙骨镇惊安神,敛汗固精,牡蛎敛阴潜阳,镇摄固纳。诸药合用,阳固精守,液不外泄
禁忌: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金匮病案.sa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