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2007311641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论《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婚姻
学生刘华
指导教师高红讲师
年级 2007级 23 班
专业英语教育
系别英语教育系
学院西语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论《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婚姻
学生姓名刘华
指导教师高红讲师
年级 2007级 23 班
专业英语教育
2011年 3 月
说明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课题来源:导师指导下自拟题目。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贵妇画像》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也是他的杰作之一。这部作品内涵丰富,结构严谨,在小说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这个中心人物贯穿始终,牵动全局。作者在该书序言中说,他完全是从“一个特定的、引人入胜的少女的性格和形象”着手来构思整部小说的,所有的情节、场景、其他人物等,都是根据表现中心人物的需要来安排的。本文主要从作者亨利·詹姆斯家庭、伊莎贝尔性格及其社会原因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伊莎贝尔悲剧婚姻的根源。
意义: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亨利·詹姆斯的著名小说《贵妇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悲剧婚姻的缘由。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贵妇画像》这部作品,而且能更深刻地认识亨利·詹姆斯的写作手法及其对婚姻所持的悲观态度,同时我们能更深入地分析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此课题的研究有很深远的社会意义。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伊莎贝尔·阿切尔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英国作家罗·路·斯蒂文森曾经说过:《贵妇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性格缺陷预示了她的悲剧命运,使她沦为无爱婚姻的牺牲者。传统势力辗磨,现实社会的束缚以及詹姆斯矛盾的婚姻观决定了伊莎贝尔最终的回归。此外,屠格涅夫也曾对《贵妇人的画像》作过这样的评论,它的确是一部经得住用各种方法阅读的佳作。这部小说不仅突出了詹姆斯一举成名原因之“国际题材”,而且展现了詹姆斯对伊莎贝尔细腻、生动的心理剖析,为他后来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作家埋下了伏笔。
国内:在国内,许多学者们也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文学理论及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陈丽在她的《伊莎贝尔的自由观》中写到,伊莎贝尔对自由有自己特殊的定义,它意味着:独立自主,选择的权利,及自我的确立。它是意识的自由,更多的意味着思想的而非行为的自由。此外,伊莎贝尔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在追求自由和知识的同时,她并不反对社会的正统权威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传统价值及道德规范。张少恩,刘凤茹等分析了作品中体现出的欧美文化冲突与融合。王艳文在其《〈贵妇人画像〉中隐喻的叙事功能研究》中使用加拿大原型理论家诺斯·弗莱的原型理论,从意象图示视角分析了这部作品中隐喻的使用。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主要内容:《贵妇画像》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也是他的杰作之一。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悲剧婚姻缘由。首先论述了作者亨利·詹姆斯的悲观原因即家庭影响,其次论述了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性格原因,最后论述了伊莎贝尔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
主要问题:由于受个人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对亨利••詹姆斯作品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难以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程度从而难以把这个课题彻底弄清楚,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也不够深入透彻。
解决方法:向老师请求帮助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吸收和借鉴他人分析成果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1. 2010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选导师及撰写论文方向。
2. 2010年12月16日至12月31日:与导师商榷论文题目。
3.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15日: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4. 2011年3月16日至2011年4月25日:撰写并提交毕业论文。
5. 2011年4月26日至2011年5月7日:准备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6. 2011年5月8日至2011年5月12日:导师上交所有论文材料。
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无
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者姓名:无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本课题选题难易适中,研究目的意义清晰明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符合学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
毕业论文:论《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婚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