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天气特征
哈尔滨与全国其它省会城市相比,所处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哈尔滨市整个冬季均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夏季则主要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春、秋二季为冬、夏季风交替季节。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一、气候基本特征
1、冬季严寒干燥,降水量少
哈尔滨冬季(11-3月)长达5个月之久,气候严寒、干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日期开始于10月3日,终于4月30日,历时210天。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极端最低气温为-℃。全季降水很少,,%。隆冬季节,每当强冷空气暴发南下,常引起气温急剧下降,并伴以大风和雪暴,往往影响城市交通和居民的户外活动。
2、夏季温热湿润,降水集中
夏季(6~8月)哈尔滨在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下,雨日多,雨量大,降水集中。时值高温季节,表现有明显的雨热同季特征。,%,以阵性降水为多,。7月气温最高,℃。年内日最高气温在30℃,℃,候平均气温高于和等于22℃的初日为6月30日,终日为8月7日,期间只持续39天。
3、春季气温多变,干燥多大风
春季(1~5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减弱,南方暖空气势力增强,哈尔滨气温迅速升高。这一期间由于气旋活动频繁,常导致气温变化无常,一次升温或降温的幅度较大,有时可达20℃左右。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持续天数有60天。当有发展旺盛的气旋过境时可造成大风天气,加上松嫩平原因两侧山地挟持,常使风力高达7~8级,有时超过8级,风向多为西南。整个春季降水稀少,,%,容易形成春旱。
1、秋季降温迅速,初霜较早
秋季(9~10月)伴随较大规模的冷空气入侵,气温迅速下降。℃,℃,℃。候平均气温在1 0~22℃之间的平均持续天数只有56天。由于秋季降温急剧,可导致霜冻出现。平均初霜日为9月21日,较全国其它大城市为早。秋季降水量显著减少,,%。由于秋季北方气旋活动亦较频繁,气旋过境时常有大风天气,但风力较春季弱。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哈尔滨的气候形成与其它地区一样,即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因素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1、大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主要的热能来源,是影响气候变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哈尔滨的气候及不同季节的气候差异与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有直接关系。
哈尔滨的地理位置介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一年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各季节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都较大。哈尔滨冬至日7时37分日出,16时20分日落,昼长只有8小时44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0°15′。夏至日4时19分日出,19时53分日落,昼长达1 5小时34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7°45′。冬、夏两季昼长时间相差悬殊,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不及夏至日的1/3。
据哈尔滨日射观测站(45°41′N,126°37′ E)1961~1986年资料:哈尔滨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 ,(1976年),(1978年)。月、年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总辐射量(附表3-1)。
哈尔滨辐射总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附表3-2)。总辐射的逐日变化在2~3月间明显增大,增大幅度达37千卡/平方厘米。在7~9月间明显降低,-(表3-3)。
哈尔滨太阳辐射总量中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两个分量亦有随季节的明显变化。由于年内各个月份大气环流及下垫面性质不同,不同月份内两个分量的组成亦有明显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各月的云量和大气透明度的区别。
2、大气环流
哈尔滨的气候不仅受本地太阳辐射和地理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大气环流中的水热条件制约。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之间和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直接影响哈尔滨气候的季节变化。
冬季北半球西风带为三波型。亚洲地区在乌拉尔东部为一平均高压脊(乌拉尔脊),亚洲大陆东岸为一平均低压槽(东亚大槽),在"西脊东槽"的环流背景下,哈尔滨经常处在脊前槽后的西北气流控制之下。与此同时,亚洲近地面层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
哈尔滨天气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