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隧道工程
斜井抽排水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铁路项目经理部
2011年10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2
3 地层岩性 2
4 水文地质 3
5 排水方案 3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及重要性 3
总体方案 3
DK397+470~DK398+360段 4
DK398+360~DK400+340段 4
斜井排水 4
6 设备选型配套 5
抽水设备型号选型原则 5
水泵选型 5
固定泵站 5
移动泵站 6
需要配用的设备及位置表 6
7 排水系统 7
管路 7
集水坑设置 7
固定泵站设置 7
排水供电 7
其他 7
8 在洞外增加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 8
9 保证措施 8
组织管理保证 8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9
10 应急预案 10
11 文明施工、环水保施工 10
污水处理 10
水土保持措施 10
1 编制依据
(1) ***铁路***隧道工程设计图、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隧道说明书;
(2) ***铁路***《隧道参考图》、《辅助坑道衬砌参考图》;
(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120-2002;
(4)《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5)《***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 煤矿安全规程
(7) 我集团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2 工程概况
***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进口里程为DK395+986,出口里程为DK402+390,中心里程DK399+188,隧道全长6404m,最大埋深200米。隧道DK397+~DK399+,左线半径R=3000m,右线半径R=3005m;DK402+~出口位于右偏曲线上,左线半径R=2000m,右线半径R=;其余皆为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人字坡,大部分为上坡,仅出口段为下坡。‰、坡长1500m; ‰、坡长2050m;‰、坡长2700m;-3‰、坡长300m。
本隧设计1处斜井,斜井与线路交会里程为DK398+360,,,;斜井长L=487m(斜长),斜井与线路平面交角为89°。斜井内坡段最大坡度为10%,%,斜井单车道设计,内轮廓宽5m,,断面32 m2。斜井不作为永久结构,施工完毕后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不小于3m厚C25片石砼封堵,斜井井口设5m厚C25片石砼封堵。
根据总体工期安排,我队施工1#斜井487m及DK397+470~DK400
+340段2870m正洞,斜井进正洞后需往两头掘进,出口方向1980m,进口方向890m。DK397+470~DK398+360段890m隧道正洞为反坡排水,DK398+360~DK400+340段1980m隧道正洞为顺坡排水,斜井487m为反坡排水。
3 地层岩性
隧道范围内地表基岩裸露。局部覆盖第四系(Q3 dl+pl)坡洪积薄层粗角砾土。地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Jxw)含燧石条带白云岩:灰色,深灰色,燧石条带粗晶结构,厚~巨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夹含迭层石白云岩和泥质含砂白云岩。
4 水文地质
隧址区发育季节性水流,地表水不甚发育;隧道洞身范围内赋存少量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根据设计地下水涌水量预测:DK397+
470~DK398+360段隧道穿越地层为白云岩,弱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渗透系数K=,弱富水。该段正常涌水量为5000m3/d,最大涌水量13200m3/d。DK398+360~DK400
+340段隧道穿越地层为白云岩,弱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块石状,渗透系数K=,弱富水。该段正常涌水量为1700m3/d,最大涌水量9600m3/d。
5 排水方案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及重要性
反坡施工时,向洞内前进方向施工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总体方案
顺坡排水,在工作面设临时集水坑,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隧道左侧沟内,自然汇集至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固定泵站集水坑内;反坡排水,需设置泵站接力,在工作面设临时集
某隧道斜井抽排水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