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霆《病榻观叶》阅读答案(2).doc韩静霆《病榻观叶》阅读答案(2)
韩静霆《病榻观叶》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学优网
病榻观叶
韩静霆
①时常隔着窗子望那些杨树,每棵树的躯干上都不免有许多瘢痕,每块瘢痕都画出纺锤形轮廓线,中间一个黑色的圆,太像人的眼睛了,而且是文了眼线的那种。我越琢磨越觉得奇怪,大杨树怎么不要鼻子、喉咙和嘴,五官弃了四官,只长了浑身的眼睛呢?而且那眼睛只知道木木地瞪人,傻傻的,从来不闭上。
②白杨树身上的木眼徒有其形,真正可以展示杨树蓬勃生命力的,还是得看那些绿叶。把一片白杨叶子放在手里,感觉又光滑,又湿润,又柔软,又有弹性。叶面还有点毛茸茸的,是长了会呼吸的汗毛吧?还有纵纵横横的叶脉,不就是血管吗?凡是青春肌肤所有的优点,它都有。我这么说,会有人反对:叶子和肌肤从根儿上说就不一样,谁的脸是绿的呢?当然,我这里的是感觉,感受,是神似。设想再过上多少多少年,没准儿人的生活习性全变,人经了光合作用,太阳一照就不饿了。那会儿,人人的脸都绿,人要攀比谁的脸绿得狠些呢。哦,满世界,太阳底下,都晃着绿脸……绿叶那种勃勃生机所洋溢的神采、神话和诗篇,简直是不可抵挡的。散文家朱自清写过一篇《梅雨潭》,只因一个“绿”字,惹得手中的笔骚动不已,也要长出绿叶了。什么时候读这篇东西都是绿意盈眼。我还看过印象派画家画的绿池塘,画布铺满了绿,醉醺醺的浓酽的绿,涉世未深的绿,嫩嫩的绿,天真明媚的浅绿,成熟性感的深绿,在光与影中颤抖着,张扬着,层层叠叠的绿色,又有着蓝的橙的黄的紫的暗部或反光。画家心中这说不尽的“绿”,也都在白杨树上。白杨举着繁茂的绿叶,就是举起了丰富峥嵘的生命,举起了蓬勃的春天和夏天。
③绿叶们在风中的私语另有一番生机。每天早起,在那起于山谷和大地,带着棱棱角角的晨风掠过的时候,白杨树叶哗啦啦哗啦啦地说着,叫着,唱着,犹如金属的风铃在摇,特别提神。到了晚上,随着湿漉漉的晚雾,倦意的风行到了白杨的枝条之间,这时候可以听到叶子们喁喁私语,沙沙,沙沙,沙沙沙,轻轻的,柔柔的,如琴弦上的颤指,说的都是卿卿我我的情爱。绿叶这样放肆地,坦诚地,没有掩饰、做作和忌讳地说着一切生命的童话与现实,说着生命的向往、欢愉、调侃、爱恋和闲适。那些飞来的鸟儿呀,那些藏在叶隙间的蝉呀,也有了神聊海哨的空间和抒情吟唱的兴致,它们巴结着白杨的叶子们,也感激着这些叶子。它们和绿叶一起组合成了春夏两季的交响诗。
④绿叶是春夏两季的旗帜。绿叶们一同缔造了春天和夏天。我常隔着窗子凝视它们,心里一片绿茸茸的。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没有谁超然,各色,说不上谁出类拔萃,作为群体才可以说是蔚为大观。仰看硕大树冠上的一片又一片渺小而又平常的叶子,与站在摩天大楼上看街上如蚂蚁般蠕动的人群,感觉是一样的。世界的存在全在于渺小的个体的组合,分裂,再组合;时间呢,也许就是不断重复创造、毁灭和再创造。是啊是啊,听那肃杀的秋风,不打招呼就径直闯入了天地之间,绿叶在严厉的秋天的无情围困之中,耗尽了最后的汁液,枯了,黄了,挣扎在它们所在的树梢,就要落了。要不了几天,隔窗看树,就难于找到枝头的青春色,难于找到那些绿衣灵物了。树枝光秃秃的,满眼的残臂断指。叶子们,全躺在了地上,显得萧瑟而凄凉。
⑤这时候,我忽然想起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常眷藤上的绿叶永不凋落,到底是浪漫的艺术想像。当然,叶子们在秋日,也有一段最后的华采
韩静霆《病榻观叶》阅读答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