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教育观价值观的作用与影响山西大学外语学院王玉英
1
介绍目录
美国的教育状况;
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差异对教育观、价值观的作用与影响;
2
美国的教育状况
A. 美国的教育制度:
:
、认识和行为意识
3
中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是
个人本位文化;
,西方文化是外求文化;
,西方文化是重智文化;
,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
,西方文化重科学精神;
,西方文化重宗教精神;
,西方文化重差别性;
,西方文化重逻辑分析;
4
: 伦常/整体本位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社会群体被看作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最终依据,以社会群体作为产生文化价值的最终实体。
以宗法、血缘和自然情感为脐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约束个性,培养群体人格,于是以天下为归依的“孝”,“忠”便成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个人只能以“孝”“、忠”为坐标,在家族、血缘中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5
: 伦常/整体本位文化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忠孝为根本。对父权的绝对肯定、绝对维护、绝对强化不仅是家庭伦理,而且展开为整个社会的政治伦理。一切政治统治都借用了父本位,借用了父权的权威。官本位与父本位结合在了一起。家庭中的父本位扩展和投射到了整个政治生活中师本位。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父本位观念超越政治范畴笼罩到整个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6
整体主义文化的积极作用
由于强调整体性,集体性,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组织凝聚力而且有很强的适应力和变通力,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支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以及中国社会长期保持统一、稳定也要归因于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
7
西方的个体本位文化
社会就是由单个的人类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离开了单个人类个体的存在,所谓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了。这种以人类个体的存在为社会存在前提的观念,我们可称为“个体本位文化”(习惯称作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
个人是本位,或者说个人是始点、核心和目的,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在所有的权利中,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权利,因而等权利。
8
个体本位文化的积极意义
大我,自我价值的追求与体现。
推崇个性化、自由化;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动手能力、想象力和远见力的培养。主张个性发展,学以致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一个有用的人。
托马斯·杰佛逊(公元1743~公元1826),《独立宣言》”人人生来平等“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成就了无数的思想家,理论家和科学家。
9
西方文化: 个人本位文化的弊端
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恶性发展不仅导致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的匮乏,还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因素,而且在道德理想层面上无法造就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的理想人格。
10
太原师范学院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