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知识手册
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一、森林火灾的种类及分类
(一)火灾种类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
(二)火灾分类
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1、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2、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4、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二、森林火险等级划分
森林火险等级分为五级。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但出可能走火;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里外用火。
三、森林火灾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事件,其危害有目共睹。引起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一)自然原因
自燃、风力、雷电、火山喷发等自然火引燃林区内的树木和杂草引发森林火灾,自然原因很少,仅占1—2%。
(二)人为原因
人为火一直是我国发生森林火灾的最主要原因,可分为生产性用火(如:烧垦、烧荒、烧灰积肥、烧田埂草、炼山造林等)和非生产性用火(如: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小孩玩火、烧山驱兽、取暖做饭、故意放火等)。
四、森林火灾发生的条件
森林可燃物、火源(一定的温度)和氧气(助燃物)结合在一起,只要消灭燃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森林火灾就会熄灭。
五、科学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
(一)扑灭森林火灾的根本途径
一是隔离可燃物。使着火的可燃物与未着火的可燃物隔离(如开挖防火阻隔带),达到控制、扑灭林火的目的;二是隔离氧气。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息熄灭;三是散热降温。使燃烧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林火停止燃烧。
(二)基本方法
扑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灭火、用水灭火、用气灭火、以火灭火、开设防火线阻止火灾蔓延、人工降雨、化学灭火、爆炸灭火和航空灭火等基本方法。
(三)扑火机具
主要是指用于扑灭明火和余火、开设防火线的机具。包括风力灭火机、铁扫把、灭火弹、小型水泵、水枪、砍刀、消防铲、锄头、割灌机、油锯、锯子、斧头、鲜树枝等。
(四)主要形式:直接灭火方法、间接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方法是使用灭火机具直接与火交锋,使火停止燃烧。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灭火),不适合猛烈燃烧的大火或树冠火。直接灭火采用的机具很多,可以使用机械扑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学灭火药剂、水、土。
间接灭火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如开防火线、挖防火沟
学校森林防火知识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