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哲史复习提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复习提纲
(可以在参考教材之外选择相应的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类(共十题):
(例题:1、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 )A. 泰勒斯
D. 阿那克西米尼)
一、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创始学派,其特色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寻求万物统一性的基础。这个统一性的基础,就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何谓“始基”?它是物的起始、本源和归宿;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构成元素;是万物生灭基础与说明的原则。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
(一)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米利都学派的创始者,伊奥尼亚的第一位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统一的基础,万物来源于水又最后复归于水。万物皆变唯水不变。
(二)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1—前546),认为万物始基为“无限者”。始基中有对立因素,为热与冷、干和湿等。万物运动发展来于对立物的相互作用。
(三)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前525),认为“空气”是宇宙始基。一切存在物都是由空气的浓厚化和稀薄化的作用而产生。
二、爱非斯学派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认为“火”为万物始基。他把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变化,都归结为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为“逻格斯”。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存在又不存在的,表现了他万物皆流的辩证法思想。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三、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认为“数”为万物的始基。提出“对立”与“和谐”的思想,二者是构成事物关系的基本原则。他强调“和谐”,数的比例关系造成和谐,数的和谐显示出规律性,如此造成宇宙的和谐。他承认对立,但不能相互转化。他提出了科学思维的初步思想,但这又与宗教神话相联系。
四、爱利亚学派
(一)爱利亚学派的奠基者塞诺芬尼(鼎盛年前540—前537),认为整个存在是唯一的始基,宇宙有一个唯一的神。宇宙的绝对本质为神。
(二)巴门尼德(鼎盛年约前504—前501),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世界的始基是“存在”。存在是一,是宇宙的本体、实在,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是“大全”,存在之外并无“非存在”。他提出: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思想。提供真理的是存在,非存在是虚假的不能提供真理。
(三)芝诺(鼎盛年约前464—前461),从另一面维护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哲学。如果说巴门尼德论证存在是一,而芝诺论证存在不是多。他提出四个著名的否定多的论证:(1)“二分辩”;(2)“追龟辩”;(3)“飞矢辩”;(4)“运动场辩”。芝诺的论证表明他不承认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运动是时空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由此否认运动的可能性。但他从反面揭示了有限与无限、时空的间断与连续的矛盾,对辩证法思想发展有重要意义。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公元前495—前435)
(一)四根说:用物质元素说明世界构成,化生万物四大元素或四根:火、水、土、气。万物由四种元素不同组合而成。
(二)爱憎说:四根不动,是爱与憎使万物分离与组合。“爱”是使元素结合的力量,“憎”是使元素分离的力量。一从多产生,多又从一分解而产生。“爱”与“憎”是相互对立而又相对联系的力量,普遍存在,相互作用使万物发展变化。
(三)“同类相知”说: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发出一种“流射”,可以穿过人的感官“孔道”,当外流与孔道相应时发生感觉。孔道与流射宽度适宜,二者才能发生关系产生感觉。如孔道太宽,流射与孔道接触不上,反之太窄流射无法通过,都不能发生感觉。他主张相同的东西能认识相同类的东西,由冷而知冷,这为同类相知说。他强调感性,但也不偏废理性。他这里中具有唯物论反映论的思想萌芽。
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唯物主义
留基波(公元前500—前440)为原子论学派的创始人,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为原子论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原子论的宇宙观
(1)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一种永恒运动、不生不灭、不可分割的最小物质微粒。特点为充实性、不可分性;数量上无限性;没有性质之别,只有大小、形状和次序的不同。虚空是空隙,是原子运动的条件,具有可分性;和原子一样真实存在,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实在。
(2)原子自动和必然性的思想。原子是自己运动,产生结合与分离。原子运动有直线运动,相碰撞产生涡旋运动。他认为一切都是由必然性而产生,涡旋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
(二)原子论的反映论——影像说
影像说是素朴的反映论。原子会流射一种极细东西,携带事物本身影像,作用人的感官孔道形成感觉。思想也是精细影像由感官作用心灵原子而形成。
感性认

西哲史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8-05-05